[发明专利]一种含ZJ5337和三唑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088235.0 申请日: 2014-03-11
公开(公告)号: CN104904732B 公开(公告)日: 2017-05-10
发明(设计)人: 胡伟群;许天明;张蕊蕊;朱卫刚;陈杰;孔小林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N47/06 分类号: A01N47/06;A01P3/00;A01N43/653
代理公司: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0 代理人: 刘晓春
地址: 310023 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zj5337 三唑类 杀菌剂 杀菌 组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组合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防治水稻病害的杀菌组合物。

背景技术

水稻病害如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水稻胡麻斑病是水稻产区的主要病害,常年均有大面积发生,危害极大,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已成为水稻高产稳产的一个突出问题。在农业生产的实际过程中,防治病害最容易产生的问题是病菌抗药性的产生。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己唑醇、丙环唑、丙硫菌唑、氟环唑、腈苯唑作为三唑类杀菌剂品种,病原菌对其产生抗性的速度很快,单独施用药量越来越大,且用药量大会抑制作物生长。如果连续用药超过三次,很有可能造成作物叶片变小、变硬、变脆、变黑等药害情况。因此将三唑类杀菌剂和其他作用机理的杀菌剂复配将是科学、合理用药的发展需要。

ZJ5337(化学名称:碳酸苄酯2,3,8-三甲基-6-七氟异丙基-4-喹啉酯)是中国专利CN201310571013.x报道的七氟异丙基取代的喹啉类化合物,其制备及其杀菌活性未见公开报道,前期的研究中发现ZJ5337杀菌谱广,对多种真菌病害都有较好的活性,尤其稻瘟病和蔬菜瓜果的白粉病有特效。

戊唑醇(Tebuconazole):化学名称:(RS)-1-对-氯苯基-4,4-二甲基-3-(1H-1,2,4三唑-1-基甲基)戊-3-醇。属三唑类杀菌剂,是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是用于重要经济作物的种子处理或面部喷洒的高效杀菌剂,可有效地防治禾谷类作物的多种锈病、白粉病、网斑病、根腐病、赤霉病,黑穗病及种传轮斑病等。可用作种子处理剂和叶面喷雾剂,不仅活性高,而且持效期长,对许多作物和双子叶植物安全。戊唑醇杀菌谱广,主要用于防治小麦、花生、蔬菜、香蕉、苹果、梨等作物上的多种真菌病害。

苯醚甲环唑也称噁醚唑(Difenoconazole),化学名称:顺-反-3-氯-4-[4-甲基-2-(1H-1,2,4-三唑-1-基甲基)-1,3-二氯戊环-2-基]苯基-4-氯苯基醚。苯醚甲环唑是一种三唑类杀菌剂,是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抑制细胞壁甾醇的生物合成,阻止真菌的生长。杀菌谱广,叶面处理或种子处理可提高作物的产量和保证品质。对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和包括链格孢属、壳二孢属、尾孢霉属、刺盘孢属、球痤菌属、茎点霉属、柱隔孢属、壳针孢属、黑星菌属在内的半知病,白粉菌科、锈菌目及某些种传病原菌有持久的保护和治疗作用。

己唑醇(Hexaconazole),化学名称:(RS)-2-(2,4-二氯苯基)-1-(1H-1,2,4-三唑-1-基)-己-2-醇。属唑类杀菌剂,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对真菌引起的病害有保护和治疗作用。破坏和阻止病菌的细胞膜重要组成成分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导致细胞膜不能形成,使病菌死亡。能有效地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所致的病害,尤其是对担子菌纲和子囊菌纲引起的病害如白粉病、锈病、黑星病、褐斑病、炭疽病等有优异的保护和铲除作用,对水稻纹枯病也有良好防效。

丙环唑(Propiconazole),化学名称:1-[2-(2,4-二氯苯基)-4-正丙基-1,3-二氧戊环-2-基甲基]-1-氢-1,2,4-三唑。丙环唑是一种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的内吸性杀菌剂,可被根、茎、叶部吸收,并能很快地在植株体内向上传导,丙环唑可以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所引起的病害。特别是对小麦全蚀病、白粉病、锈病、根腐病,水稻恶菌病,香蕉叶斑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对卵菌病害无效。

丙硫菌唑(Prothioconazole),化学名称:(RS)-2-[2-(1-氯环丙基)-3-(2-氯苯基)-2-羟基丙基]-2,4-二氢-1,2,4-三唑-3-硫酮。丙硫菌唑是一种新型广谱三唑硫酮类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谷类、麦类、豆类作物等众多病害,其作用机理是抑制真菌中甾醇的前体---羊毛甾醇或2,4-亚甲基二氢羊毛甾14位上的脱甲基化作用。

氟环唑(Epoxiconazole),化学名称:(2RS,3RS)-1-[3-(2一氯苯基)-2,3一环氧-2-(4一氟苯基)丙基]一1氢一1,2,4一三唑。氟环唑是三唑类杀菌剂,对一系列禾谷类作物如立枯病、白粉病、眼纹病等十多种病害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并能防治糖用甜菜、花生、油菜、草坪、咖啡、水稻及果树等病害。不仅具有很好的保护、治疗和铲除活性,而且具有内吸和较佳的残留活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882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