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鸡用防治大肠杆菌病的马尾藻多糖可溶性粉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88169.7 | 申请日: | 2014-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0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胡庭俊;崔月明;韦现色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14 | 分类号: | A61K9/14;A61K31/715;A61P31/04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杨立华 |
地址: | 530004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治 大肠杆菌 马尾藻 多糖 可溶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提取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鸡用防治大肠杆菌病的马尾藻多糖可溶性粉。
背景技术
禽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E.Coli)引起禽类不同类型疾病的总称,包括急性败血症、肉芽肿、囊炎、肝周炎、心包炎、卵黄性腹膜炎、输卵管炎、滑膜炎、眼球炎、关节炎、肠炎以及肺炎等,最常见的是急性败血症和卵黄性腹膜炎。近年来,随着我国集约化养鸡业的不断发展,饲养密度增加,大肠杆菌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特别是雏鸡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常常因败血症而急性死亡,给养鸡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很多,菌苗的免疫效果尚不理想,药物防治仍然是控制该病的主要手段。目前,临床常用抗生素和其他化学抗菌药进行治疗,但病原产生耐药性日趋严重,药物残留亦带来食品安全问题,中草药提取物多糖因其作为纯天然提取药物,低残留,低耐药,无毒副作用,防治效果良好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可作为未来畜禽疾病防治的一个重点研究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纯天然提取、低残留、低耐药、无毒副作用、防治效果良好的鸡用防治大肠杆菌病的马尾藻多糖可溶性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鸡用防治大肠杆菌病的马尾藻多糖可溶性粉,按以下方法制备:将马尾藻多糖用蒸馏水配成质量浓度5%的溶液,置沸水浴中水浴20min;取出冷却后,2000r/min离心10min,收集上清液;按质量比1:20在离心后残渣中加入蒸馏水,继续在沸水浴中水浴20min,冷却,2000r/min离心10min,收集上清液;合并两次上清液,过滤,充分溶解后使用喷雾干燥仪进行干燥,即得马尾藻多糖可溶性粉。
马尾藻多糖采用水煎醇沉法制备。
水提醇沉法按以下操作进行:称取马尾藻粉末,加20倍蒸馏水拌匀,浸泡过夜,于60~90℃水浴加热6~9h,提取液经3000r/min离心10min,所得上清液用真空旋转蒸发仪浓缩到1/4体积,加入3倍量体积95%乙醇,沉淀过夜,3000r/min离心10min,弃上清液,沉淀物真空冷冻干燥即得马尾藻多糖。
上述马尾藻多糖可溶性粉在制备防治鸡大肠杆菌病药物方面的应用。
针对鸡大肠杆菌病缺乏安全有效药物的问题,发明人从马尾藻中制备了马尾藻多糖可溶性粉。纸层析证明,其中含有吡喃多糖、木聚糖、半乳糖、阿拉伯糖、葡萄糖、鼠李糖等;红外线光谱显示马尾藻多糖主要为吡喃多糖,其多糖分子结构中存在β-2糖苷键,还存在α-D-半乳吡喃糖的特征吸收峰。试验证明,本发明马尾藻多糖可溶性粉对人工感染鸡大肠杆菌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在易发病的时间针对性使用,可起到预防作用;在疾病发生时使用,可达到治疗效果。用法用量:马尾藻多糖可溶性粉按100~400mg/kg体重饮水给药,1次/d,连续给药5天。本发明可作为一种防治鸡大肠杆菌病的中药制剂,具有纯天然提取、低残留、无毒副作用、防治效果良好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制备马尾藻多糖
称取马尾藻粉末,加20倍蒸馏水拌匀,浸泡过夜,于80℃水浴加热8h,提取液经3000r/min离心10min,所得上清液用真空旋转蒸发仪浓缩到1/4体积,加入3倍量体积95%乙醇,沉淀过夜,3000r/min离心10min,弃上清液,沉淀物真空冷冻干燥即得马尾藻多糖。
<2>制备马尾藻多糖可溶性粉
将步骤<1>制得的马尾藻多糖用蒸馏水配成质量浓度5%的溶液,置沸水浴中水浴20min;取出冷却后,2000r/min离心10min,收集上清液;按质量比1:20在离心后残渣中加入蒸馏水,继续在沸水浴中水浴20min,冷却,2000r/min离心10min,收集上清液;合并两次上清液,过滤,充分溶解后使用喷雾干燥仪进行干燥,即得马尾藻多糖可溶性粉。
实施例2
基本同实施例1,仅步骤<1>中于70℃水浴加热9h。
实施例3
基本同实施例1,仅步骤<1>中于90℃水浴加热6h。
实施例4
基本同实施例1,仅步骤<1>中于75℃水浴加热8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881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矫直机的送料架
- 下一篇:一种带消音功能的连续冲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