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变应性皮肤病的中药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087706.6 申请日: 2014-03-11
公开(公告)号: CN104906261A 公开(公告)日: 2015-09-16
发明(设计)人: 曾祥霖;曾正 申请(专利权)人: 曾正
主分类号: A61K36/82 分类号: A61K36/82;A61P17/00;A61P37/08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10730 广东省***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变应性 皮肤病 中药
【说明书】:

1.所属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用中药制成具有对变应性皮肤病治疗作用的的中药制剂,属中医药制剂领域。

2.背景技术

2.1现代医学对神经性皮炎的论述

变应性皮肤病包括接触性皮炎、湿疹、麻疹、过敏性皮炎等疾病。

接触性皮炎(contact dermatitis)系由皮肤或粘膜接触某种外界刺激物(动物性、植物性、化学性、物理性、微生物性等,或固体、纤维、粉尘、气体、液体、光学等)而发生的皮肤发炎,表现为红、肿、丘疹、水疱甚至大疱,伴有以各种程度的瘙痒和烧灼感。

发病机理,接触性皮炎是通过淋巴细胞传递的一种细胞免疫反应。它依靠在免疫上能胜任的淋巴细胞,能够与有特异性的半抗原一一蛋白质复合物起反应。所有这类反应,都主要为淋巴细胞和血液单细胞的炎性浸润。致敏性淋巴细胞在接触特异性抗原后释放出可溶性化学物质或介质,渗透到周围未致敏的炎性细胞中去,影响它们的反应,这些可溶性化学物质有各种生物学作用,但目前对释放出的化学物质的数目和它们个别的生物学功能范围尚不清楚。

发病原因:有原发性刺激和变态反应两种。刺激物的作用在发病中占主要地位。机体的过敏性或变应性是发生反应的原因,是反应的根据。皮炎发展现代社会环境的化学化,已发展成多种变应性皮肤病。如:

湿疹(Eczema):由变态反应、营养失调、神经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的。

自体过敏性湿疹即自体过敏性皮炎(Autosensitization eczema):这种湿疹是由于患者对于自己身体内部或皮肤里生产的某种物质过敏所引起的。

传染性湿疹样皮炎(Infectious eczemation dermatitis):在湿疹前,患者先于患病的附近地方发生慢性细菌性感染,其病灶分泌物所含的细菌或其它刺激性物质可以使皮肤敏感所致。

钱币形湿疹(Nummular eczema):患者常于冬季与干皮病同时发生,精神因素以与本病有关,具体尚不明确。

静脉曲张性湿疹(Varicose Vein eczema):因下肢静脉曲张而续发,奇瘁。

遗传性过敏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患者有形成免疫球蛋白E(1ge)抗体的体质,其遗传因子使易感性增加,而遗传过敏性皮炎,也称为离位性皮炎或湿疹。

药物性皮炎即药疹(Dermatitis medicamentosa):各种各样的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在皮肤粘膜上的炎性反应。

荨麻疹即风疹块(Urticaria):在血清中荨麻疹通过免疫球蛋白E反应发生的皮炎,发病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血管神经性水肿(Angioneurotic edema):一种急性的、局限性的水肿,好发于疏松的组织内。

丘疹性荨麻疹(Urticaria papulosn):可以是皮肤被跳蚤或其它虫子所咬后,在局部发生的一种过敏反应,也可以是对食物的一种过敏反应,以鱼、虾等食物多见。

多形性红斑(Erythema multiforme):发病原因尚不明,可能是传染因子直接侵入体内,或是体内原有的传染性病原体,使机体逐渐发生敏感,因而在皮肤内出现反应,产生本病。

治疗原则:A.去因疗法:(1)去除发生的原因;(2)弃除发展的原因。B.外用疗法:(1)消炎消肿;(2)杀菌止痒。C.内服疗法:(1)脱敏药;(2)抗组织胺药;(3)激素等。

2.2中医学对变应性皮炎的论述

本病是皮肤或粘膜接触某些物品后,在接触部们所发生的急性炎症。系由人体禀赋不耐,皮毛腠理不密,外受辛热之毒,或皮肤粘膜接触某种外来致病物质,邪气与气血相搏所成。接触部位可有烧灼感、红斑、肿脓、水胞、瘙痒剧烈,重则可溃烂或坏死。由于发病部位不同与表现不同,故有多种病名称,如:湿疮、血风疮、漫淫疮、旋耳疮、乳头风、肾囊风、湿肷疮、四季风等。

治疗原则:如热毒蕴结,则清热解毒利湿;如湿毒侵淫,则清热凉血,祛风止痒。依法组方,辩证治疗之。

2.3参考文献

(1)赵辨主编《中国临床皮肤病学》ISBN978-7-5345-6842.8,江苏科技出版社2010年01月第1版;

(2).周文泉等中国中医研究院编《新编中医临床手册》ISBN7-80022-555-0金盾出版社1993年9月第-版;

(3).鲁兆麟等点校《神农本草经》巍·吴晋等述,清.孙星衍辑ISBN7-5381-2560-4辽宁医科技术出版社1997年8月第-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正,未经曾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877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