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不宁腿综合征的外用膏药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87279.1 | 申请日: | 2014-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08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鞠作泉;宋立华;李萌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鞠作泉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 | 分类号: | A61K36/896;A61K36/889;A61K9/70;A61M37/00;A61K47/22;A61P25/14;A61P25/20;A61K33/28;A61K35/02;A61K35/10;A61K35/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2100 山东省潍坊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不宁 综合征 外用 膏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不宁腿综合征的外用膏药,属中药制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不宁腿综合征是老年人的常见病,我国的患病率估计在1.2-5%左右。临床表现为休息或夜间睡眠时,双下肢出现一种自发的、难以忍受样的异常痛苦的感觉,如酸胀、撕裂感、烧灼感、疼痛、瘙痒及虫爬等。以小腿腓肠肌最常见,大腿或上肢偶尔也可出现,持续时间有的数分钟,严重的则整夜不停。患者因此在床上辗转反侧,坐卧不安,被迫踢腿、活动关节或者按摩腿部,严重者要起床不停地走路,方可得到缓解,导致患者严重的睡眠障碍而出现日间嗜睡,工作能力下降。本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代谢与营养障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致组织缺氧及代谢产物蓄积等因素有关。属中医学 “痉病”“痹症”“腿风”“肢体痛麻”的范畴,在病机上,中医认为本病多为瘀血阻络、湿邪痹阻、气血不足所致,治则为活血祛瘀行滞,祛湿舒筋活络。该病虽然对生命没有危害,但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应当引起重视。目前,对本病的治疗主要应用血管扩张剂、多巴胺能药物或多巴胺促效剂、卡马西平或丙戊酸钠等抗痉挛剂、中药煎剂口服或外洗等。服用西药治疗,效果不确切,副作用大;中药汤剂起效慢,疗效差,服用不方便,药效不持久。不宁腿综合症的治疗缺乏理想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不宁腿综合征的治疗,提供一种药效持久、疗效显著、收效迅速、使用安全方便、副作用少、临床易于推广的外用膏药。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不宁腿综合征的外用膏药,主要解决现有技术疗效差、起效慢、副作用大、药效不持久、使用不方便等技术缺陷。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发明一种治疗不宁腿综合征的外用膏药所用原料按重量份数配比为:中药组:大黄20-30、丹皮10-20、赤芍10-20、络石藤10-20、红花20-30、夜交藤20-30、龙骨20-30、透骨草10-20、丝瓜络10-20、鸡血藤10-20、海风藤10-20、祖师麻20-30、细辛20-30、两面针20-30、血竭10-20、乳香10-20 、没药10-20、琥珀20-30、朱砂6-12、蟾酥4-8;基质组:松香400-690、蜂蜡40-69、远红外陶瓷粉40-69、樟脑80-138、冰片20-34、氮酮16-28、麻油40-69。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用原料的最佳重量份数配比为:
中药组:大黄25、丹皮15、赤芍15、络石藤15、红花25、夜交藤25、龙骨25、透骨草15、 丝瓜络15、鸡血藤15、海风藤15、祖师麻25、细辛25、两面针25、血竭15、乳香15、没药15、琥珀25、朱砂9、蟾酥6;基质组:松香545、蜂蜡55、远红外陶瓷粉55、樟脑109、冰片27、氮酮22、麻油55。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将上述中药组原料研为细粉,过100目筛,称量混合均匀备用,将松香、蜂蜡压成粗粉连同麻油放入铁锅内,文火加热至完全熔化,加入樟脑、冰片搅拌使其完全熔化后加入混合均匀的中药组细粉,最后依次加入远红外陶瓷粉、氮酮,完全搅拌均匀后即可进行摊膏,制成大小20cm×14cm,每贴30g膏药贴,密封保存备用。
使用方法:先将双小腿用清水清洗干净,用酒精灯或吹风机将膏药温热后以承山穴为中心外贴双小腿腓肠肌处,每5天换膏药一次,20天为一疗程。禁忌:皮肤破损者及膏药过敏者忌用。
本发明是基于现代医学及祖国医学对不宁腿综合征发病机理的认识及治疗原则,参考现代药理研究成就,合理组方而成。方中血竭、乳香、没药活血祛瘀止痛;丹皮、赤芍、红花、鸡血藤、大黄加强活血化瘀作用;祖师麻、透骨草祛风除湿、散瘀止痛;丝瓜络、海风藤、络石藤舒筋通络;琥珀、朱砂、夜交藤、龙骨镇静宁心安神,调整睡眠;细辛既具有祛风,散寒功效,所含的挥发油又是一种局部浸润麻醉剂;两面针有祛风通络,活血散瘀的功效,药理研究本品根的水提取物有麻醉、解痉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蟾酥具有局麻止痛作用。细辛、两面针、蟾酥外用通过其具有的麻醉作用,可改善局部的疼痛不适等症状。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镇痛、祛风除湿通络、镇静宁心安神之功效,基质原料中远红外陶瓷粉发出远红外线具有热效应,可促进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药物吸收,提高疗效;樟脑、冰片、氮酮是较好的皮肤促透剂,加快药物透过皮肤直达病所,从而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鞠作泉,未经鞠作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872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级弹性外墙防霉涂料
- 下一篇:一种石墨树脂4B铅芯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