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轮腿复合载运机器人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086674.8 | 申请日: | 2014-03-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18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 发明(设计)人: | 姚燕安;武建昫;刘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2D57/028 | 分类号: | B62D57/02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载运 机器人 | ||
1.一种轮腿复合载运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该机器人包括左侧腿(A)、右侧腿(B)和拖车(C);
所述的左侧腿(A)为单自由度连杆机构,左侧腿(A)的左机架(A5)靠近滑槽的两个电机安装孔通过螺钉与双出轴电机(1)一侧配合固定;双出轴电机(1)的输出轴穿过左机架(A5)与左第一连接杆(A1)通过顶丝固定连接;
所述的右侧腿(B)为单自由度连杆机构,右侧腿(B)的右机架(B5)靠近滑槽的两个电机安装孔通过螺钉与双出轴电机(1)另一侧配合固定;双出轴电机(1)的另一输出轴穿过右机架(B5)与右第一连接杆(B1)通过顶丝固定连接;
所述的左侧腿(A)和右侧腿(B)为对称布置,右侧腿(B)的右机架(B5)通过连接轴(2)与左侧腿(A)的左机架(A5)固定连接;左侧腿(A)的左第一连接杆(A1)与右侧腿(B)的右第一连接杆(B1)转动轴线重合,相位相差π;
通过上述连接,完成左、右侧腿(A、B)与双出轴电机(1)的组装;
所述的拖车(C)包括连接架(C1)和车体(C2);
所述连接架(C1)的左卡套(C1a)固连在左侧腿(A)的左卡环(A8)上;右卡套(C1b)固连在右侧腿(B)的右卡环(B8)上,实现拖车(C)与左、右侧腿(A、B)的连接;
通过上述连接,完成所述轮腿复合载运机器人的组装,双出轴电机(1)两侧输出轴分别带动左、右第一连接杆(A1、B1)整周回转,实现该轮腿复合机器人的腿部行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腿复合载运机器人,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左侧腿(A)包括左第一到左第四连接杆(A1、A2、A3、A4)、左机架(A5)、左滑块(A6)、左圆头塞(A7)和左卡环(A8);
左第一、四连接杆(A1、A4)两端分别开有一个安装孔;左第二连接杆(A2)为三角形杆件,左第二连接杆(A2)的三个顶点各开有一个安装孔;左第三连接杆(A3)在端部和中部各布置一个安装孔,杆件中部布置一个插槽;左机架(A5)为梯形板件,左机架(A5)在顶边开有一个滑槽,在靠近滑槽的顶点处布置两个电机安装孔,其余三个顶点分别开有一个安装孔;左滑块(A6)为H型块状构件,左滑块(A6)的外端面开有一个螺纹孔;左圆头塞(A7)一端为球形挡环,另一端切有螺纹;左卡环(A8)为方形卡环;
左侧腿(A)杆件之间连接方式为:左第一连接杆(A1)的端部安装孔与左第二连接杆(A2)的底角顶点安装孔通过销轴转动铰接;左第二连接杆(A2)的另一底角顶点插入左第三连接杆(A3)中部插槽,该顶点处安装孔与左第三连接杆(A3)的中部安装孔通过销轴转动铰接;左第三连接杆(A3)的端部安装孔与左第四连接杆(A4)的端部安装孔通过销轴转动铰接;左第四连接杆(A4)的另一端部安装孔与左机架(A5)顶边安装孔通过销轴转动铰接;左滑块(A6)卡在左机架(A5)滑槽中,与滑槽形成滑动配合;左圆头塞(A7)穿过左第二连接杆(A2)顶角顶点的安装孔,与左滑块(A6)端面的螺纹孔旋合固定;左卡环(A8)焊接在左机架(A5)上;
所述的右侧腿(B)包括右第一到右第四连接杆(B1、B2、B3、B4)、右机架(B5)、右滑块(B6)、右圆头塞(B7)和右卡环(B8);
右侧腿(B)的零件结构、尺寸、连接关系和自由度与左侧腿(A)完全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腿复合载运机器人,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拖车(C)中,车体(C2)的车轮轴加装电机(3)驱动;具体连接方式为:从动齿轮(5)布置在拖车(C)的车轴的中部;车轴与从动齿轮(5)紧键连接,电机(3)的输出轴与主动齿轮(4)配合固定,主动齿轮(4)与从动齿轮(5)轮齿相互啮合;电机(3)的电机座通过螺钉固定在车体(C2)上;通过上述连接,完成电机(3)对拖车(C)的整体驱动,实现拖车(C)的左、右车轮与左、右侧腿(A、B)的协同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8667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