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铅衣支撑行走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086131.6 | 申请日: | 2014-03-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431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 发明(设计)人: | 孟威宏;胡元凯;刘宇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希莱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21F3/02 | 分类号: | G21F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 行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临床X射线防护的铅衣支撑行走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为了防止X射线对操作者的照射,全都采用铅衣防护,这种防护技术起到了一定的防护作用,但由于铅衣较重,使这种防护技术存在以下缺陷:
1、操作者穿上防护铅衣,戴上铅帽、铅围脖和铅眼镜后总重量约达十多公斤,有些甚至更重,操作者往往要工作几个小时,这种长时间负重会导致体力不支,严重地影响着操作者的健康和工作强度;
2、铅衣制作重量受到限制,其面部、胳膊和腿的下部得不到防护,直接暴露在X射线的照射下,对操作者产生较大的伤害;
3、存在微量照射,由于铅衣重量受限,不能做得太厚,所以仍然有0.5左右pb当量的射线照射在操作者身上;
4、不透气,因铅衣很重,穿在身上会贴压地很紧,操作者常常是汗流浃背、难以忍受;
5、操作者为了尽量减少对身体的辐射,往往采取将一个重要操作完成后迅速撤离,当停止曝光时再进行下一个操作,这样反复进进出出,操作者更加显得劳累,更重要的是不能对在X射线下手术患者的全过程操控和观察,且易出差错。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在铅衣与人体之间设置一种支撑行走器,从而使铅衣的质量全部压在支撑器上以减少操作者的负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一种铅衣支撑行走器,包括头部轮廓支架、肩部轮廓支架、身部轮廓支架、铅玻璃面罩架、连接盘,基座轴承、关节轴承盘、上支撑杆、下支撑杆和脚蹬,所述头部轮廓支架通过其上所设置的轴座与所述铅玻璃面罩架连接,所述身部轮廓支架通过所述连接盘与所述上支撑杆连接,所述基座轴承设置在所述连接盘中,所述上支撑杆与所述下支撑杆通过所述关节轴承盘连接,所述脚蹬与所述下支撑杆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下支撑架与所述脚蹬之间设置有弹簧缓冲机构,所述弹簧缓冲机构从上到下依次由缓冲弹簧上盖、缓冲弹簧和缓冲弹簧下盖组成。
更进一步的,所述身部轮廓支架设置有适应身体移动变化的适形弹簧。
更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盘、关节轴承盘都设置有紧固夹。
更进一步的,所述上支撑杆、下支撑杆中部都设置有弹簧夹。
更进一步的,所述脚架设置有轮子。
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在实际的应用中,成功的减小了操作者在手术使用过程中铅衣负重,更进一步的解决了诸多由于负重过高而带来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行走式结构图。
图2:本发明移动式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铅衣支撑行走器,包括头部轮廓支架(1)、肩部轮廓支架(2)、身部轮廓支架(3)、铅玻璃面罩架(4)、连接盘(5),基座轴承(6)、关节轴承盘(7)、上支撑杆(8)、下支撑杆(9)和脚蹬(10),所述头部轮廓支架(1)通过其上所设置的轴座(11)与所述铅玻璃面罩架(4)连接,所述身部轮廓支架(3)通过所述连接盘(5)与所述上支撑杆(8)连接,所述基座轴承(6)设置在所述连接盘(5)中,所述上支撑杆(8)与所述下支撑杆(9)通过所述关节轴承盘(7)连接,所述脚蹬(10)与所述下支撑杆(9)连接,所述下支撑架(9)与所述脚蹬(10)之间设置有弹簧缓冲机构,所述弹簧缓冲机构从上到下依次由缓冲弹簧上盖(12)、缓冲弹簧(13)和缓冲弹簧下盖(14)组成,所述身部轮廓支架(3)设置有适应身体移动变化的适形弹簧(15),所述连接盘(5)、关节轴承盘(7)都设置有紧固夹(16),所述上支撑杆(8)、下支撑杆(9)中部都设置有弹簧夹(17)。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希莱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希莱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861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触控面板
- 下一篇:用于神经衰弱的中药制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