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一体轴承圈的轻量轮毂单元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85434.6 | 申请日: | 2014-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52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D·A·奥利维尔;J·A·P·范里特;L·斯果蒂 | 申请(专利权)人: | SKF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9/00 | 分类号: | F16C19/00;F16C33/62;B60B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 代理人: | 葛飞 |
地址: | 瑞典***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一体 轴承 轮毂 单元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具有一体轴承圈的轮毂单元,所述单元(10)包括:
轮毂(20),其由第一材料制成且形成单体件:
圆柱部(21),其轴向延伸,
法兰(22),从该圆柱部(21)的轴向外侧端(23)径向向外延伸,以及
至少一个径向凹槽(32),其具有与该法兰相对的表面;
第一轴承圈(15)和第二轴承圈(14),其由不同于第一材料的第二材料制成,该轴承圈轴向对齐安装在该圆柱体(21)外围,其中该第二轴承圈(14)相对于该第一轴承圈轴向向内且提供相对于轴向内侧方向的端表面(16);
套锁止装置(40),其径向插入该轮毂的该圆柱部(21)和所述轴承圈(14,15)之间,所述套锁止装置提供:
至少一个保持部(43),其在径向向内方向上凸出且与该轮毂的该径向凹槽相接合,
轴向内端边缘(17),其在径向外侧方向上塑性变形与该第二轴承圈(14)的该端表面(16)相对,以及
至少一个切口(48),其沿所述锁止套装置轴向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单元,其中所述套锁止装置(40)包括具有所述切口(48)的单体管状元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毂单元,其中所述套锁止装置(40)具有两个相对的轴向端(51,52),并且所述切口(48)沿整个套锁止装置从一个轴向端(51)延伸至相对的轴向端(52),从而所述套锁止装置(40)被布置成一个开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毂单元,其中所述套锁止装置(40)具有两个相对的轴向端(51,52),并且所述切口(48)从该两个轴向端的第一个(51)延伸而不到达与该第一个相对的该第二轴向端(52),从而所述第二轴向端在圆周方向连续。
5.如之前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轮毂单元,其中所述套锁止装置(40)具有两个相对的轴向端(51,52),并且进一步地具有第二切口,其从该两个轴向端的第一个(51)延伸而不到达与该第一个相对的该第二轴向端(52)。
6.如权利要求1至4其中之一所述的轮毂单元,其中所述套锁止装置(40)具有两个相对的轴向端,除第一切口外,还具有第二切口,其沿所述锁止套装置轴向延伸,且其中两个切口每个都从一个轴向端延伸到相对的轴向端,从而所述套锁止装置由两个部件(40a,40b)组成,它们绕该轮毂的该圆柱部(21)一起延伸大致互补的弧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轮毂单元,其中所述两个部件(40a,40b)组成套锁止装置(40),它们每个都具有180度或稍小于180度的角度延伸形成半套形状。
8.如权利要求1至4其中之一所述的轮毂单元,其中制作该轮毂(20)的该第一材料可选自如下材料:铝,金属基体组合物,聚合物。
9.如权利要求1至4其中之一所述的轮毂单元,其中制作该轴承圈(14,15)的该第二材料是轴承钢或陶瓷材料。
10.如权利要求1至4其中之一所述的轮毂单元,其中所述套锁止装置(40)由钢制成。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轮毂单元,其中所述套锁止装置(40)由轴承钢制成。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轮毂单元,其中所述套锁止装置(40)由不锈钢制成。
13.如权利要求1至4其中之一所述的轮毂单元,其中该轮毂的该圆柱部(21)具有径向外表面(30),该径向外表面具有径向厚部(31),其与该法兰(22)通过具有与所述法兰相对的该表面(34)的该径向凹槽(32)轴向间隔。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轮毂单元,其中该圆柱部(21)具有在一个轴向内端(28)上的径向端面(29),并且其中通过具有与该法兰(22)相对远离的表面(36)的第二径向凹槽(33),所述径向厚部(31)与所述轴向内端(28)轴向间隔。
15.如权利要求1至4其中之一所述的轮毂单元,其中所述套锁止装置(40)具有内圆柱腔(42),从轴向截面看,其轮廓与该轮毂的该圆柱部(21)的外轮廓一致。
16.如权利要求1至4其中之一所述的轮毂单元,其中所述套锁止装置(40)通过形状耦合或几何连接而与该轮毂的该圆柱部(21)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SKF公司,未经SKF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8543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