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壁管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85318.4 | 申请日: | 2014-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50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何海潮;王淳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金纬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20 | 分类号: | B29C47/20;B29L2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田媛;靳静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壁管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壁管模具。
背景技术
传统技术中的实壁管模具,包括外模组件和内幕组件,二者时间形成供物料运行的物料通道,而物料通道一般多是大致呈直通道,只是起到以圆筒状向前输送物料的作用,不会改变物料的特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壁管模具,其中的料芯的径向截面与其外壁的相交线为波浪线,使得物料通道的横截面交替变大、变小,对物料交替进行释放、压缩的动作,增强物料的韧性,从而提高制品的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实壁管模具,包括外模组件、内模组件,所述的外模组件的内壁与所述的内模组件的外壁之间形成物料通道,所述的物料通道具有进料端和出料端,所述的外模组件包括从进料端向出料端依次紧密连接设置的过渡体、模头体和滑动套,所述的内模组件包括从进料端向出料端依次紧密连接设置的分流锥、料芯和衬套,所述的料芯的径向截面与所述的料芯的外壁的相交线为波浪线。
优选地,所述的分流锥的外壁具有周向的外凸台,所述的分流锥通过所述的外凸台轴向及周向定位在所述的过渡体和所述的模头体之间,所述的外凸台上沿轴向开设有使其两侧的物料通道相贯通的轴向通槽。
优选地,所述的衬套为中空筒状,其内壁周向向内延伸形成内凸台,所述的内凸台通过多个螺栓固定在所述的料芯的端面上。
优选地,所述的分流锥的远离进料端的端面开设有螺纹盲孔,所述的料芯通过端部的外螺纹对应旋紧在所述的螺纹盲孔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设计将料芯的外壁设计成波浪形的,使得物料通道的横截面交替变大、变小,从而对物料交替进行释放、压缩,有效提高制品的韧性,另,本设计只需在原有的模具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即可,节省成本,效果显著,适于在制管领域内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实壁管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物料通道;2、进料端;3、出料端;4、过渡体;5、模头体;6、滑动套;7、分流锥;8、料芯;9、衬套;10、外凸台;11、内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以下详细描述:
如附图1所示,一种实壁管模具,包括外模组件、内模组件,外模组件的内壁与内模组件的外壁之间形成物料通道1,物料通道1具有进料端2和出料端3,外模组件包括从进料端2向出料端3依次紧密连接设置的过渡体4、模头体5和滑动套6,内模组件包括从进料端2向出料端3依次紧密连接设置的分流锥7、料芯8和衬套9,料芯8的径向截面与料芯8的外壁的相交线为波浪线,并且任意径向截面与外壁相交得到的波浪线均相同。
进一步地,分流锥7的面向进料端2的一端呈圆锥状,分流锥7的外壁具有周向的外凸台10,分流锥7通过外凸台10轴向及周向定位在过渡体4和模头体5之间,外凸台10上沿轴向开设有使其两侧的物料通道1相贯通的轴向通槽,上述的衬套9为中空筒状,其内壁周向向内延伸形成内凸台11,这个内凸台11通过多个螺栓固定在料芯8的端面上,另外,分流锥7的远离进料端2的端面开设有螺纹盲孔,料芯8通过端部的外螺纹对应旋紧在螺纹盲孔内,并且为了保证料芯8与分流锥7的安装强度,在料芯8的远离进料端2的端面沿轴向开设有沉孔,一个长螺栓从沉孔底旋入料芯8及分流锥7,使二者紧密定位连接;滑动套6的一端周向向外扩张形成外檐,一个压板通过该外檐将滑动套6轴向及周向定位在模头体5的端部上;从模头体5的外侧壁向料芯8再沿着料芯8的轴向开设有吹起通道,并将模头体5上的口部连接至气源,以便在制管的过程中向管内吹气体。
上述的结构可以通过改变滑动套6的轴向位置来调节管壁厚度。
本设计将料芯8的外壁设计成波浪形的,使得物料通道1的横截面交替变大、变小,从而对物料交替进行释放、压缩,有效提高制品的韧性,另,本设计只需在原有的模具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即可,节省成本,效果显著,适于在制管领域内推广使用。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金纬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金纬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853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间定位压机底座
- 下一篇:内壁口模拆装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