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肿瘤双靶点放射性分子探针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84837.9 | 申请日: | 2014-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09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凡;刘昭飞;贾兵;史继云;董诚岩;赵慧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佛山瑞迪奥医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51/08 | 分类号: | A61K51/08;A61K10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林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1 | 代理人: | 李桂玲;许文娟 |
地址: | 1008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肿瘤 双靶点 放射性 分子 探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肿瘤诊断放射性药物,特别涉及用于 integrin αvβ3阳性和/或胃泌素释放肽受体(GRPR)阳性肿瘤显像诊断的RGD-BBN双靶点放射性分子探针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肿瘤生长过程中关键的环节是肿瘤血管生成,没有新血管生成的肿瘤在长到几个厘米大小之后便不能再继续生长。肿瘤血管生成被各种蛋白分子调控,其中最为关键的分子包括integrin αvβ3。Integrin αvβ3是一种细胞外基质受体,它是由α和β两个亚基组成的异源二聚体跨膜糖蛋白。Integrin αvβ3是整合素家族的重要成员,作为与新生血管相关的分子标志物之一,它高表达在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表面和某些肿瘤细胞表面(成神经细胞瘤、骨肉瘤、成胶质细胞瘤、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而在已存在的血管和正常组织中不表达或表达很低。Integrin αvβ3在肿瘤生长和转移过程中的高度限制表达,使其成为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靶点,用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胃泌素释放肽受体(GRPR)属于蛙皮素样肽(bombesin-like peptide, BLP)受体家族中的一员。GRPR在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中的激活作用有重要的生长效应,且在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比在正常的人体组织更为普遍。在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神经母细胞瘤中GRPR异常表达或过度表达。GRPR在多种人类肿瘤的发生、发展、侵润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研究证实含有RGD(Arg-Gly-Asp,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序列的配体与integrin αvβ3具有高亲和力和特异性。不同放射性核素标记的RGD序列配体,如RGD环肽二聚体和四聚体等已被用于肿瘤的显像和治疗研究。蛙皮素(bombesin, BBN)是一种含有14个氨基酸残基的生物活性多肽,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大量研究证实,在各种肿瘤:结肠癌、胃癌、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等中均有BBN受体的异常高表达,其中以胃泌素释放肽受体为主,BBN与GRPR具有很高的亲和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RGD-BBN双靶点放射性分子探针及其制备方法,该探针包含RGD和BBN两个肿瘤结合模序,之间的连接剂PEG4分子(PEG = polyethylene glycol)起到增加模序之间距离并调节体内药代动力学特性的作用。与单靶点分子探针相比,该双靶点探针能够增加肿瘤的摄取,达到更好的显像诊断效果。该探针通过双功能螯合剂HYNIC将放射性核素99mTc标记到RGD-nPEG4-BBN多肽分子上,在体内标记探针通过RGD多肽和/或BBN的靶向作用浓聚到肿瘤部位,利用核医学的单光子断层显像技术,对integrin αvβ3和/或GRPR阳性肿瘤进行显像诊断。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实现的:
一种RGD-BBN双靶点放射性分子探针,包括RGD多肽、BBN多肽和放射性核素99mTc,所述RGD多肽和BBN多肽之间用PGE4连接形成RGD-nPEG4-BBN多肽,所述RGD-nPEG4-BBN多肽和99mTc用HYNIC 连接,所述RGD-BBN双靶点放射性分子探针为99mTc-HYNIC-RGD-nPEG4-BBN,所述RGD-BBN双靶点放射性分子探针为无色透明液体针剂。
进一步的,连接所述RGD多肽和BBN多肽的连接剂为两个PGE4分子。
进一步的,所述RGD-BBN双靶点放射性分子探针为99mTc-HYNIC-RGD-2PEG4-BBN。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RGD-BBN双靶点放射性分子探针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RGD-nPEG4-BBN的合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佛山瑞迪奥医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大学;佛山瑞迪奥医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848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一氧化氮氧化的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榛子红薯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