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节能锅炉灶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84817.1 | 申请日: | 2014-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22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子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子春 |
主分类号: | F24B1/183 | 分类号: | F24B1/183;F24B1/191;F23J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季发军 |
地址: | 473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节能 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节能炉灶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节能锅炉灶。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广大农村家庭依然广泛采用灶台大锅进行烧菜、做饭,对于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村家庭来讲,这种灶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这种灶台多数都只能用来烧菜、做饭,而冬季采暖却要另设炉灶。当然,也有利用这种灶台取暖的土锅炉,但其热效率较低,资源浪费严重,不能满足现代农村家庭对于取暖的需求。
在当今的低碳社会,节能降耗也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现在广泛使用的节能灶由于使用过程中容易引起变形,严重影响节能效率和可靠性,往往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维修,限制了其使用推广范围。如中国专利CN201593813U公布的高效节能常压灶台锅炉,包括设有灶眼、炉口、出灰口及排烟口的炉体,炉体内设有炉箅,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的顶面及侧壁均为设有水层的双层结构,炉体上设有出水口和回水口与水层连通,炉体内于炉口的上方设有水平的隔板将炉体分隔成上炉膛和下炉膛,隔板为与炉体的水层相连通的双层结构,隔板上设有与灶眼相对应的聚火孔。其不足之处在于:1)水在加热过程中,水蒸气散失没有充分利用,热量容易传递到外界,水吸收热量容易使煤熄灭,保温效果差、2)锅炉产生的高温烟气没有充分利用,浪费能源。3)所述炉体外侧没有设置连通水层的水位观察导管,容易造成炉体缺水,损坏炉体,给用造成损失。3)灰尘及烟气在锅边周围乱飞的情况,且增加了锅炉旁边的温度,让厨师更易操作。4)火苗或高温烟气的热量不能被充分利用,不利于节约能源。5)传统的煤炉,在清理煤渣时需要把炉膛内煤块全部清理出来,将煤渣夹出,在夹出过程中,一方面煤块容易碎掉,碎掉后便不能使用,且容易发生烫伤事故,需从新引燃,费时费工;另一方面,即便是小心翼翼,煤块没碎掉,这样操作难度大,费时间,热量散失较多。6)上述水箱底部不能直接加热的弊端,水升温慢,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节能、安全、方便清理煤渣、热利用效率高的节能锅炉灶。
实现上述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节能锅炉灶,包括具有套装的内壳和外壳,所述内壳与外壳之间通过支架连接,内壳与外壳之间的夹层填充隔热材料,所述内壳内设置有灶膛,所述内壳与灶膛之间的夹层构成水箱,所述水箱上设置穿过水箱的烟气导管,所述外壳的侧部设置与所述水箱连通的进水管、设置有控制阀的放水管和蒸汽导管,所述灶膛内设置炉栅。
所述炉膛下设置煤渣清理机构,所述煤渣清理机构包括麻花杆、设置在麻花杆上端的搅刀、设置在麻花杆底端的减阻机构、设置在炉栅上与麻花杆相匹配的螺母、设置在麻花杆下端的提升机构。
所述减阻机构包括设置在麻花杆一端的轴承构件、设置在麻花杆底端的套件及设置在套件内的钢珠,所述套件下设置杠杆通孔。
所述提升机构为设置在內壳上的支撑件及与之铰接的杠杆构件。
所述支撑构件一端为U形凹槽。
所述套件上设置遮灰罩。
所述杠杆构件一端铰接有拉杆,该拉杆穿过外壳底侧的通孔。
所述外壳上部设置活动连接的锅罩。
所述锅罩的内侧设置密封构件。
所述內壳上部设置支撑构件。
所述炉膛上设置活动连接的节能网罩。
所述炉膛口与节能网罩通过设置在炉膛口的转轴铰接。
所述麻花杆设置导向机构,该导向机构包括固定构件和与之连接并套装在麻花杆上的导向构件。
所述外壳的侧部设置与所述水箱连通的水位导管。所述外壳下部设置有风口,该风口上设置密封罩。所述进水管上设置进水控制阀。所述外壳上设置有手柄。所述烟气导管呈L形。所述烟气导管呈弹簧形套装在炉膛上。所述烟气导管的一端设置为斜切面。所述进水管、放水管、蒸汽导管端设置有快速接头。所述蒸汽导管端设置具有控制阀的三通导气管,所述三通导气管端连接蒸笼和储水桶。所述蒸汽导管位于所述外壳的上部。所述隔热材料采用珍珠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子春,未经张子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848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