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江蓠与对虾生态养殖中防止夜间缺氧的调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84212.2 | 申请日: | 2014-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148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汤坤贤;汤朴毅;郑金平;彭孝干;宋晖;涂武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005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江蓠 对虾 生态 养殖 防止 夜间 缺氧 调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藻与对虾养殖,尤其是涉及江蓠与对虾生态养殖中防止夜间缺氧调控方法。
背景技术
菊花心江蓠(Gracilaria lichevoides)属大型红藻,原产台湾,上世纪90年代引进到福建,主要生长在养殖池中,生长季节从夏季到秋季,是夏秋季节鲍鱼最主要的新鲜饵料,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为了提高养殖池的总体效益,养殖户经常在江蓠养殖池中混养对虾等经济动物,增加养殖收益。但有的养殖户发现投放大量的虾苗后只收获极少的成品对虾,却不知道其它对虾是如何消失的。
溶解氧(DO)是对虾养殖环境中最主要的环境因子之一,它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对虾的存活及生长,所以溶解氧的监测和调控是对虾养殖管理的中心环节(林斌,黄凌云,沈国英.虾池的溶解氧含量及其补充量和消耗量.台湾海峡,14(1):9~14)。菊花心江蓠阳光下的产氧率一般大于2.0mg/g·h,光饱和产氧率约2.7mg/g·h,平均耗氧率为0.121mg/g·h(汤坤贤.亚热带海湾富营养化的生物修复及微生态效应[D].厦门大学,厦门,2009);对虾的耗氧率一般是0.23~0.83mg/g·h(李松青,林小涛,李卓佳等.摄食对凡纳滨对虾耗氧率和氮、磷排泄率的影响[J].热带海洋学报,2006,25(2):44-48;陈琴,陈晓汉.南美白对虾耗氧率和窒息点的初步测定[J].水利渔业,2001,21(2):14-15;王慧,来琦芳,房文红.K+对中国明对虾幼虾生存及耗氧率、窒息点的影响[J].中国水产科学,2007,14(3):493-497)。可见,江蓠的产氧率是对虾耗氧率的几~十几倍,即江蓠光合作用产生的氧可供几倍重量的对虾呼吸。
对虾的氮排泄率平均为17μg/g·h,磷排泄率平均为1.19μg/g·h。大致与江蓠对氮、磷的吸收速率相当,且江蓠对氮、磷的吸收速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水中氮、磷浓度越大,吸收速率也越大,可见,江蓠可以吸收重量相当的对虾的排泄物。对虾与江蓠混养,能保持水中的氮、磷浓度处于较低的状态,避免对虾养殖造成自身污染。
因此,利用江蓠与对虾进行生态养殖,只需较少数量的江蓠便可保证养殖水体中氧的供需平衡,减少因缺氧导致动物死亡的可能性;江蓠还能有效地吸收氨等有害物质,防止水质恶化,减少发病率。
由于江蓠本身的呼吸作用也需消耗一定的氧,如果养殖密度太大,夜间对水中DO的消耗量比较大,也可能出现缺氧状态和养殖动物死亡。对虾死亡后沉在水底直至腐烂,不易被察觉,许多养殖户到收获时发现对虾产量很低却不知什么原因,而他们很少意识到能大量产生DO的江蓠在养殖密度过大的情况下也会消耗大量的DO而导致夜间水体缺氧。以往关于江蓠对虾的生态养殖主要关注江蓠对虾池水质的改善作用,二者养殖密度过大导致夜间缺氧的研究未见报道,也未见相关调控措施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江蓠与对虾生态养殖中防止夜间缺氧的调控方法。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1)对虾养殖密度和江蓠养殖密度控制
对虾养殖密度为100~300kg/亩,当天气状况为晴天时,江蓠养殖密度为400~750kg/亩;当天气状况为阴雨天气时,江蓠养殖密度为300~600kg/亩;
当江蓠养殖密度达到上述密度的上限时,收获其中的1/3~1/2,余下作为种苗继续养殖;
当水温≥20℃时,所述江蓠采用菊花心江蓠,当水温<20℃时,所述江蓠采用细基江蓠繁枝变种;
在步骤1)中,当天气状况为晴天时,江蓠养殖密度最好为400~600kg/亩,当天气状况为阴雨天气时,江蓠养殖密度最好为300~500kg/亩;
当对虾养殖密度为100~150kg/亩时,江蓠养殖密度最好为400~700kg/亩。
2)养殖水深调控
当水体透明度>1m时,晴天的养殖水深为0.5~1.0m;阴雨天的养殖水深为0.35~0.6m;当水体透明度≤1m时,晴天的养殖水深为0.5~0.7m;阴雨天的养殖水深为0.35~0.5m,任何时候养殖水深不低于0.35m;
在步骤2)中,所述当水体透明度>1m时,晴天的养殖水深最好为0.6~0.7m;阴雨天的养殖水深最好为0.4~0.5m;当水体透明度≤1m时,晴天的养殖水深最好为0.5~0.6m,阴天养殖水深最好为0.35~0.45m。
3)进水调控
阴雨天养殖池换水采用夜间进水白天排水的方式,夜间进水后保持水位增加0.1~0.4m,上午再排水,降低水位至步骤2)所述养殖水深调控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未经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842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透气性良好的导湿透气服装
- 下一篇:透气性良好的环保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