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长度的线性速度控制用冷阴极管式放电灯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83354.7 | 申请日: | 2014-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00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朴允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朴允泽 |
主分类号: | H01J61/35 | 分类号: | H01J61/35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张涛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长度 线性 速度 控制 阴极 管式放 电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光长度的线性速度控制用冷阴极管式放电灯,尤其详细涉及一种在50℃时,玻璃管的表面上形成石墨导电薄膜,并以任意的速度控制发光长度的发光长度的线性速度控制用冷阴极管式放电灯。
背景技术
现有的放电灯在玻璃管内封入惰性气体,将一侧的电极设置于玻璃管的内部,并将另一侧的电极作为形成于玻璃管的外周面的透明导电性薄膜,同时,在所述两电极之间施加了放电用电压时,在玻璃管的内周面上涂覆发光的且随着发光色变化的荧光膜的发光放电灯进行使用。
但通过形成透明导电性薄膜的方法,以将高温下,根据热分解法形成的铟或以液化喷射方式形成含氟锡氧化物溶液,导电薄膜的形成存在如下问题:在超过450℃的高温化学反应中产生反应副产物,由此对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大,放电灯制造的工艺较难,并且,使用高温耐热玻璃管-派热克斯耐热玻璃管,由此,通过高温使玻璃管发生弯曲,因而生产效率低下。
尤其存在如下难题:在真空状态下,使用昂贵的溅射装置形成铟锡氧化膜或锌氧化膜等石墨导电薄膜时,要求较高的投资费用,且形成薄膜之后,也需在包含氢的还原性气体中进行退火处理,从而,难以获得导电薄膜的低电阻化。
现有技术文献1:韩国公开专利10-2008-0050027号
现有技术文献2:韩国公开专利10-2006-0056884号
发明内容
技术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利用将薄膜作为阴极的石墨导电薄膜的冷阴极管式放电灯,其代替根据现有的热分解法的工艺难度大且需大量投资费用的溅射方式等导电薄膜形成方法,其利用超微细纳米石墨粉,在50℃时,以喷射、刷、浸渗等方法,进行石墨导电薄膜的涂敷及在低于150℃的空气中进行硬化处理,从而,形成导电薄膜。
并且,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利用将薄膜作为阴极的石墨导电薄膜的冷阴极管式放电灯,通过利用超微细纳米石墨粉涂敷于玻璃管的外周面整体的表面或部分的涂敷方法,形成导电薄膜。
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冷阴极管式放电灯,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电灯管,由苏打石灰玻璃管、硼硅酸盐玻璃管、派热克斯耐热玻璃管或石英管的玻璃管形态构成,并注入有放电气体,在放电灯管的内周面插入设置电极,在外周表面上,将利用常温下形成的超微细纳米石墨粉而形成的石墨导电薄膜作为阴极,并且,其线与线之间的电阻值在3至1兆欧范围内。
所述石墨导电薄膜的特征在于:形成于管径整体,并进行导电薄膜的研磨处理,或只形成于管径的上下部中的某一侧。
并且,本发明构成放电灯控制电路,在设置于玻璃管内部的阳极电极和石墨导电薄膜阴极上施加3Hz~50kHz的可变电压,并且,将其可变电压控制在100V~5000V范围内。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形成于所述放电灯管的一侧的电极的对侧形成相应电极和相同形态的电极,将石墨导电薄膜作为阴极使用或形成为浮式结构,从而,构成使得调节施加电压的电极,而可双向清除。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将所述阳极设置于放电管的中心或内部部位。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构成得使两侧的电极中的某一侧的电极与所述放电灯管表面的石墨导电性阴极电极发生短路。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将所述阳极和具有相同结构的第3电极添加插入焊接于所述放电灯的中心部位,并将中心电极周围的石墨导电性阴极蚀刻为2部分,使得电气节点形成于分割为平刮结构的两片的阴极。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将透明的树脂薄膜或玻璃薄膜的电气绝缘薄膜包覆于所述放电灯管的外周表面。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为了玻璃管表面的导电薄膜的低电阻化,利用金属浆料将金属导电薄膜形成于石墨导电薄膜下部,从而,构成使得包覆两层不透明导电薄膜,在此导电薄膜的上部,将利用透明或着色漆、环氧树脂、聚氨酯溶液等形成的背面发光防止薄膜包覆于管径整体或一部分。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导电薄膜具有如下效果:尤其使用超微细纳米石墨粉,其表面电阻值在两断面涂敷银浆料而形成的电极节点间即玻璃管整体线与线之间的电阻值为3欧姆(Ω)至1兆欧(MΩ),将3Hz至50kHz,100V~5000V的可变交流电压施加于插入设置于玻璃管内周的电极和石墨导电薄膜之间,从而,获得从插入于玻璃管内周的电极部向相对方向以任意速度控制平刮发光区域的长度的放电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朴允泽,未经朴允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833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