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HWD变换的非局部图像去噪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83135.9 | 申请日: | 2014-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03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钟桦;焦李成;周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5/00 | 分类号: | G06T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21 | 代理人: | 张超 |
地址: | 710071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hwd 变换 局部 图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HWD变换的非局部图像去噪方法,可用于对自然图像的去噪处理。
背景技术
图像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但图像在生成和传输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噪声的干扰。这不仅影响到图像的视觉效果,也阻碍了后续工作,比如特征提取、目标识别等工作的进行。因此,图像去噪是图像处理领域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图像去噪的目的就是在去除噪声的同时保留图像的固有特征信息,有效地提高图像质量。目前,大量去噪的方法已经被提出,大致分为空域和频域两类。空域去噪方法是在图像所在的二维空间域,对图像中像素点的灰度值处理,达到消除噪声的目的,主要的经典算法有:均值滤波、中值滤波、维纳滤波等。频域去噪方法通过对图像进行某种变换,对变换系数进行滤波处理,再由变换域逆变换到空间域,达到去噪的目的,典型的算法是小波阈值去噪方法。小波对一维信号具有很好的非线性逼近特性,然而,由于其有限的方向性,它的优异特性不能简单地推广到二维或更高维空间,不能“最优”地逼近线、面奇异性的函数。为了克服小波的局限性,近几年来,多尺度几何变换(MGA)方法应运而生,如Ridgelet、Contourlet、HWD等,由于该类方法具有多分辨、多尺度和多方向性,故能更好地表示图像中的信息。
2007年,Dabov等人提出了BM3D算法,该方法将结构相似的二维图像块聚集在一起形成三维数组,通过对这些三维数组联合滤波,聚合图像块的估计值,达到显著的去噪效果。该方法联合滤波部分包括三步:相似组三维变换、收缩变换系数和反变换,这里三维变换由局部二维小波变换和块间一维小波变换组成,由于二维小波变换的局限性,边缘、曲线等不平滑区域的去噪效果仍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HWD变换的非局部图像去噪方法,以实现对自然图像去噪中边缘和平滑区域的兼顾,提高图像去噪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HWD变换的非局部图像去噪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输入含噪图像中的图像块作为参考块,对于该参考块,根据欧式距离公式,计算该参考块与其邻域内所有图像块的距离,取距离小于阈值的图像块组成该参考块的相似组
其中,X为含噪图像,x为X中的像素点,为参考块,是以为中心的邻域中的图像块,为图像块的大小,是判断两个图像块是否相似的阈值;
(2)对相似组中图像块进行二维小波变换,并将小波系数中的大系数和小系数分别标记为1和0,根据相似组中所有图像块最粗尺度上各子带的0和1的分布,判断相似组的奇异性;
(3)根据相似组的奇异性,对奇异性简单的相似组进行二维小波变换和块间一维小波变换,奇异性复杂的相似组作TIHWD变换和块间一维小波变换,硬阈值收缩变换系数并进行相应的反变换,得到相似组中图像块的估计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831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