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羽绒被充绒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81173.0 | 申请日: | 2014-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914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8 |
发明(设计)人: | 李耀强;刘毓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乐市丽智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8G7/06 | 分类号: | B68G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50200 福建省福州市长***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羽绒被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为羽绒被实现快速充绒从而提高羽绒被生产效率并减少人工成本的充绒访求,属于羽绒被充绒的优化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羽绒被的结构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在羽绒被上通过缝合将羽绒被的内孔空间分隔成贯穿羽绒被内孔的互相平行的多个长条形格子,一种是通过缝合将羽绒被的内孔分隔成多个横向和纵向的方形格子,方形格子间预留供充绒管进出的开口。羽绒被通过格子的分隔阻挡作用,能够防止羽绒移动到其他位置,防止一些位置没有羽绒,一些位置羽绒过多。因此,格子分割得越多,羽绒被的羽绒分布就更加的均匀,使用的舒适度也就越好。
羽绒被的充绒过程,目前主要通过人工把充绒管插入被子里相应的需要充绒的互相分隔开的格子内,只有一个充绒管,需要一格一格充。充绒时,一般从最里的一个格子开始直至最外面的一个格子,然后再充另外一排,直至充完,把充绒管插到位后,启动充绒机,把羽绒充进该格子,然后充下一个格子,充满后,把被子移交下一工序,由人工将被子拍平,挤出多余空气,再把格子间预留的用于充绒的开口缝合好后折叠打包。整个过程中,除充绒是通过充绒机充绒外,主要依赖于人工的处理,在充绒时,由于会充进大量空气,使羽绒被鼓胀,导致一部分羽绒会在气体膨胀的作用下跑到其他格子去,因此,常出现羽绒被的各方格里的羽绒不均匀的情况,需要后期人工推平。
因此,需要寻找一种对人工依赖更小,充绒效率更高的充绒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人工依赖更小,充绒效率更高的羽绒被充绒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羽绒被充绒方法,充绒设备主要由充绒机1、移床2、充绒管3、床框4、横向移动架5、纵向移动架6、吸气风扇7、动力装置和控制系统组成,动力装置安置在横向移动架和纵向移动架上,充绒机安置在床框边,在床框上安置三个平铺的移床2,需要充绒的羽绒被铺在移床上,每个移床的尺寸为床框内孔的四分之一;所述的移床2为四方形,一侧边缘设有向上突起的充绒管卡条21,充绒管卡条上设有向下凹陷的卡口;靠近充绒机的床框区域为充绒区域;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电动机和减速机;所述的控制系统选用能够编程的工控机或电脑芯片或电脑,所述的移床在动力装置的带动下,能够围绕床框的边缘做横向或纵向移动;当移床移动到充绒区域,人工将充绒管插入移床上的羽绒被后,将充绒管与充绒机相连,然后启动充绒机充绒,充绒的主要步骤:
第一步,将等待充绒的移床和其上的羽绒被移到充绒区域,安置在充绒区域边缘的锁紧装置伸出锁紧移床;
第二步,人工将充绒管逐一通过羽绒被上预留的格子间的充绒口插入羽绒被远离充绒机的最远一层格子;充绒管的数量与羽绒被的横向格子数相同;
第三步,将充绒管固定在充绒管卡条上的卡口上,充动充绒机,使撑杆从机身向外弹出,把支撑架及伸缩螺纹管拉升,使充绒管的进口端与充绒管接头套接在一起;
第四步,启动充绒机按预先设定的充绒量开始充绒,直至该排格子的羽绒充完,充绒机停止工作;
第五步,人工拉动被子,使充绒管的出口位于下一排需要充绒的格子里,再次启动充绒机充绒,重复本步骤,直至整床羽绒被充完,进入下一步;
第六步,控制系统启动充绒机,使撑杆向充绒机内收缩,带动支撑架向机身的方向移动,把伸缩螺纹管压向机身,这时,充绒管与伸缩架上的充绒管接头分离;
第七步,人工再将充绒管取下,控制系统将下一个移床移到充绒区域,人工再逐一将充绒管插入等待充绒的羽绒被里准备充绒,返回第四步;同时人工将已经充完绒的羽绒被打包,重新铺上等待充绒的羽绒被。
有益效果
1、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移床的移动,通过充绒机同时对羽绒被横向上的同一排的格子同时进行充绒,再通过吸气风扇将羽绒被中多余的空气吸走,减少大量的人工操作,提高充绒速度,使羽绒被的格子数量大幅提高,使羽绒被的羽绒分布更为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充绒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除移床和充绒机外的充绒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爆开图;
图4是将纵向移动架安置在床框上后的示意图;
图5是移床的正面图;
图6是移床的背面图;
图7是充绒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乐市丽智产品设计有限公司,未经长乐市丽智产品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811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交通工具的垫组件
- 下一篇:一种具有缓冲吸能功能的大货车尾部防撞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