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沟槽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形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81140.6 | 申请日: | 2014-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19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楼颖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1/336 | 分类号: | H01L21/336;H01L29/7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骆苏华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沟槽 场效应 晶体管 及其 形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沟槽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集成电路的研究与应用已经进入了片上系统(SOC)时代。单芯片的集成度和操作频率越来越高,集成度已经达到了每芯片有数量级上亿的晶体管,并且还在不断提高,这就导致了器件的特征尺寸不断减小。研制和生产出作为集成电路基本元件的小尺寸、高速、低功耗的功率器件微电子技术发展的需要。为了满足大功率晶体管的需求,出现了具有垂直沟槽的MOS晶体管,代表性的有沟槽场效应晶体管。沟槽场效应晶体管不仅继承了水平沟道MOS晶体管输入阻抗高、驱动电流小等优点,还具有耐高压、工作电流大、输出功率高、开关速度快等优点。
然而,现有沟槽场效应晶体管的耐受性能(ruggedness)较差的问题,在负载电路中工作时容易被烧毁。
请参考图1,示出了沟槽场效应晶体管运用于负载有电感的电路。所述电路中,通常由电源电压VDD(单极器件)、开关K、沟槽场效应晶体管M和电感L串联构成回路,并且通常还会连接有一个二极管D2,二极管D2与沟槽场效应晶体管M和电感L同时并联,而沟槽场效应晶体管M自身内部会形成一个内在(built-in)二极管D1。当电路中,开关K从开态到关态的转换过程中,电感L会使电路中的电流忽然增加,从而影响沟槽场效应晶体管M,具体的,电感L会将比通常工作电流更大的电流释放到沟槽场效应晶体管M,如果沟槽场效应晶体管M的耐受性能较差,则沟槽场效应晶体管M就很可能被烧毁。
为此,需要一种新的沟槽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形成方法,防止沟槽场效应晶体管容易被烧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沟槽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形成方法,以提高沟槽场效应晶体管的耐受性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沟槽场效应晶体管,包括:
半导体衬底;
位于所述半导体衬底第一表面上的外延层;
位于所述外延层中的多个分立的栅极;
位于所述外延层内且位于所述栅极外围的栅介质层,所述栅介质层上表面、所述栅极上表面与所述外延层上表面齐平;
位于所述外延层中且位于相邻两个栅极之间的体区,所述体区与所述栅极通过所述栅介质层隔离;
所述体区的深度从中间位置向栅极方向逐渐增大。
可选的,所述体区的最小深度为0.2μm~0.4μm。
可选的,所述沟槽场效应晶体管还包括:位于所述体区中的源区,所述源区上表面和所述外延层上表面齐平。
可选的,所述半导体衬底具有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上具有漏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沟槽场效应晶体管的形成方法,包括:
提供半导体衬底;
在所述半导体衬底的第一表面上形成外延层;
在所述外延层中形成多个分立的沟槽;
在所述沟槽内表面形成栅介质层;
在所述栅介质层上形成栅极,所述栅介质层和所述栅极共同填充满所述沟槽,所述栅介质层上表面、所述栅极上表面与所述外延层上表面齐平;
在所述外延层上形成掩膜层,所述掩膜层的宽度小于相邻两个所述栅介质层之间的距离,并且所述掩膜层到相邻两个所述栅介质层之间的距离相等;
以所述掩膜层为掩模,对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栅介质层之间的所述外延层进行掺杂形成体区,所述体区的深度从中间位置向栅极方向逐渐增大。
可选的,所述体区的最小深度为0.2μm~0.4μm。
可选的,所述掩膜层的宽度范围为相邻两个所述栅介质层之间距离的0.3倍~0.5倍,所述掩膜层的厚度范围为0.5μm~1.5μm。
可选的,在形成所述栅极之后,且在形成所述掩膜层之前,所述形成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栅极、所述栅介质层和所述外延层上形成绝缘保护层,所述掩膜层形成在所述绝缘保护层表面。
可选的,在形成所述体区之后,所述形成方法还包括:对位于所述体区上方的所述外延层进行重掺杂形成源区。
可选的,在形成所述源区之后,所述形成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绝缘保护层上形成层间介质层;
蚀刻所述层间介质层、绝缘保护层和源区直至形成通孔,所述通孔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栅介质层之间,并将所述源区隔成剩余的两部分;
填充所述通孔形成导电插塞。
可选的,所述掩膜层的材料为负性光刻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811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