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催化酯化甘油制备甘油酯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080611.1 申请日: 2014-03-06
公开(公告)号: CN103896772A 公开(公告)日: 2014-07-02
发明(设计)人: 周锦霞;杨飞飞;王宇;张曙光;毛璟博 申请(专利权)人: 大连大学
主分类号: C07C69/18 分类号: C07C69/18;C07C67/08;B01J31/02;B01J27/02
代理公司: 大连八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26 代理人: 任洪成
地址: 116622 辽宁***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催化 酯化 甘油 制备 甘油酯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酯化反应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催化酯化甘油制备甘油酯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甘油酯是甘油和乙酸在酸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的,又分为一乙酸甘油酯、二乙酸甘油酯和三乙酸甘油酯。

一乙酸甘油酯可以用来制造鞣剂、溶剂染料、炸药。二乙酸甘油酯,可以用作增塑剂、溶剂和软化剂。三乙酸甘油酯,俗称作三醋精,它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无毒、无刺激性,略有一点酸味,是一种很好的增塑剂和溶剂,还可用于香料、印染和食品工业,它对硝基纤维素、乙酸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的混溶性好,并且有着良好的胶凝作用,常用作做香烟过滤嘴中的胶凝剂,在香料生产中可用作溶剂和定香剂,还可以作为油墨的组分用于塑料和其它不易吸收表面上的印刷。在我国甘油多酯(二、三乙酸甘油酯)年消耗量很大,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化工原料。

工业生产甘油酯经常采用硫酸为催化剂,但是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和氧化性,因此会生成许多副产物,还出现较大程度的聚合现象,而且对设备有严重的腐蚀性。反应结束后,反应产物难与催化剂硫酸分离,产物需经过中和、水洗、干燥等处理,工艺较为复杂,且对环境存在严重污染。还有以氨基磺酸、离子液体、对甲苯磺酸等作为催化剂,试图提高酯化收率。但这些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尚未达到工业化水平。

目前业内正在研制能够用于酯化反应的固体酸催化剂,反应结束后,产物和催化剂分为两相,催化剂容易回收和循环使用。但是很多具有三维立体结构的固体酸催化剂,由于孔道限制,多酯的选择性较低。 Lauriol-Garbey P, Postole G, Loridant S, et al. Acid– base properties of nio bium–zirconium mixed oxide catalysts for glycerol dehydration by calorimetric and catalytic investigation. Appl Catal B: Environ [J], 2011, 106:94–102用大孔Amberlyst - 15催化剂在高压(20 KPa),乙酸甘油比为24:1的高摩尔比条件下取得较高的二三酯收率,但是,这么高的摩尔比在工业生产中是很不实际的,不仅浪费资源,而且树脂类催化剂热稳定性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多相催化反应,具有反应活性高、反应条件温和稳定的催化酯化甘油制备甘油酯的方法。

磺化石墨烯是具有二维平面结构的催化剂,对二三酯大分子形成无位阻效应,对提高甘油的转化率和甘油多酯的选择性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本发明即采用磺化石墨烯为催化剂合成甘油酯。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甘油和乙酸在磺化石墨烯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甘油酯,反应温度为70~140℃,甘油与乙酸的摩尔比为1:1 ~1:50,反应压力为0 ~2MPa。

其中磺化石墨烯催化剂包括载体和催化活性组分,载体为还原石墨烯,催化活性组分为与还原石墨烯呈化学键结合的含有-SO3H基团的酸催化活性官能团。

还原石墨烯采用以下方法制备:

(1)通过氧化插层法结合超声分离或热膨胀法将鳞片石墨制备成氧化石墨烯;

(2)再将氧化石墨烯通过还原法制成还原石墨烯。

所述酸催化活性官能团包括苯磺酸官能团(-Ar-SO3H)、烷基磺酸官能团(-CnH2n-SO3H)、与石墨烯直接相连的磺酸官能团(-SO3H)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以往研究表明,硫酸作为催化剂有腐蚀性严重、反应后处理繁琐等缺点,具有三维立体孔道结构的中微孔酸性沸石位阻效应明显,二三酯收率低。大孔酸性树脂的热稳定性不理想。石墨烯呈现二维平面结构,空间位阻小,能够为大分子反应提供开阔的空间。将苯磺酸官能团化学嫁接到还原石墨烯表面,制备成磺化石墨烯催化剂,既具有酸催化活性,又无空间位阻作用,且为多相催化反应,为甘油和乙酸的酯化反应提供了一条高效绿色的合成路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通过实施例和对比例子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和所产生的效果,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实施例所列的内容。

实验条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大学,未经大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806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