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梅核气的药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80554.7 | 申请日: | 2014-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57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吕风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风莉 |
主分类号: | A61K36/90 | 分类号: | A61K36/90;A61K36/8966;A61P11/04;A61K35/6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4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梅核气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梅核气的药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治疗梅核气的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梅核气是指感觉喉头有异物感,无疼痛,往往在工作紧张时或睡着后或专心做事时可以完全消失,闲暇无事或情志不畅时异物感明显,当吞咽口涎或空咽时更觉明显吐之不出,咽之不下,而进食时,则毫无梗阻感觉;很多病人恐惧是喉癌或食道癌而致思想负担沉重,借助现代仪器局部检查及X线吞钡检查并未发现器质性病变,因反复检查,久治罔效,甚至连病也不知何病,患者常出现精神抑郁,心烦疑虑,又加之身体其他部位上的远伤病,胸胁胀满等,引起纳呆,困倦,消瘦等;妇女常见月经不畅,舌质暗滞,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影响。
目前,治理梅核气的中西药很多,虽然在治疗上各有特色,但大都不能从根本上治愈,现在还未见有本申请所述组合配比的药物的公开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制作简单、服用方便、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价格低廉的治疗梅核气的药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治疗梅核气的药,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原材料按重量份配比组成:柴胡8-11份、茯芩8-11份、姜厚朴13-16份、姜半夏8-11份、紫苏叶8-11份、玄参13-16份、桔梗8-11份、浙贝母13-16份、生牡蛎8-11份、夏枯草28-31份、黄岑13-16份、黄连8-11份、金荞麦8-11份、金莲花28-31份、红紫草8-11份、金银花18-21份、土贝母13-16份、荆芥8-11份、蓼大青叶13-16份、薄荷13-16份、千里光13-16份、牛蒡子28-31份、生白术8-11份、土茯芩28-31份、甘草片48-51份、防风18-21份、党参28-31份、大枣4-8个。
上述药物中,各原材料优选重量份为: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炮制:将大枣洗干净,沥干水分;
2)、煅牡蛎:将洗净的牡蛎,置无烟炉火上煅至灰白色,取出放凉,碾碎;
3)、清洗: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方将原材料混合好,用清水清洗干净;
4)、烘干研末过筛:将清洗好的原材料放入烘干箱中进行烘干,然后进行研末,再用≤100目的筛子将原材料进行过筛,颗粒小的药末过滤出来,以备后用,颗粒大的再进行研末过筛,最终达到过筛的目的;
5)、制成口服药:根据需要制成不同药剂。
上述方法中,步骤4中的制成的口服药为药丸、药汤或胶囊药。
上述方法中,制成口服药的药汤的制备方法为:将烘干研末过筛后的药加水2次煎煮,滤去药渣,得药液1500ml,静置沉淀24小时,滤取上清液浓缩至500ml,100m1分装灭菌。
上述方法中,2次煎煮过程中,每次加水量为投入药的重量6-10倍,加入白酒1-3两,煎煮时间为1-1.5小时。
上述方法中,制成口服药的药丸的制备方法为:将炼蜜与烘干研末过筛后的药末混合揉按均匀,放置25-40分钟,再次揉按,制成6克左右的蜜丸即可。
上述方法中,制成口服药的胶囊药的制备方法为:将烘干研末过筛后的药末装入胶囊,每一个胶囊装0.5克药。
本发明还可制成医学中可以接受的注射液。
本发明所述药物的服用方法为:服用口服液时一日两次,早晚饭后一小时后服用,每次500m1;服用蜜丸或胶囊时一日两次,早晚饭后一小时后服用,蜜丸早晚各一丸,胶囊早晚各两粒,温水送服,每15天为一个疗程。本药物服用时对任何食物不忌口。
本发明所述的药物7天为一个疗程,中间不间断,继续服用下一个疗程。
本发明各种组份的药性及作用:
柴胡:味苦、平;发表、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主治感冒发烧、寒热往来、疟疾、胁胀痛、月经不调;
茯芩:性味甘淡平;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可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逆、恶阻、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等症;
姜厚朴:性味苦,辛,温;温中、下气、燥湿、消痰;治胸腹痞满胀痛、反胃、呕吐、宿食不消、痰饮喘咳、寒湿泻痢;
姜半夏:性温、味酸;具有消食,驱虫,清热,祛风的功效;主治胃痛,消化不良,肺热干咳,乳汁不通,湿疹,寄生虫病,手脚痉挛疼痛等病症;
紫苏叶:性味、辛;微温,无毒,外感风寒束肺,证见咳嗽痰多,头痛,发热恶寒,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风莉,未经吕风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805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脚臭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