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磷化工生产中含氟废气的回收利用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078129.4 | 申请日: | 2014-03-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35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 发明(设计)人: | 徐旺生;康顺吉;赵俊华;陈华;郭勇;李丽;冯程程;陈玺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襄阳泽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1B33/12 | 分类号: | C01B33/12;C01B7/19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张文 |
| 地址: | 43007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磷化 生产 中含氟 废气 回收 利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磷化工生产中含氟废气的回收利用方法,属于化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受资源环境、宏观经济等因素影响,国家愈来愈重视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工作,鼓励充分利用科技创新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生态文明,石化行业是重中之重。磷肥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12年产量达到1956万吨(以P205含量计),其中磷酸一铵产量603万吨,约占总产量的30.8%。目前,大多数工厂采用水来吸收含氟废气物,一方面吸收不完全,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产生固体二氧化硅容易堵塞设备及管道,造成频繁停车,影响生产效率。我国磷肥副产物的产率约为50kg/t P205,若按磷肥总产量计,每年将有97.8 万吨副产物氟硅酸需要进行处理,增加了生产成本。
同时,自然界中作为氟的资源并能加以利用的矿物仅限天然冰晶石、萤石和磷矿。天然冰晶石十分稀少,无工业价值;萤石氟含量最高,是较为理想的氟资源,但其蕴藏量有限,且已面临枯竭,已作为战略资源,限制出口;磷矿石含氟量较低,其质量分数仅为3~4%,但蕴藏量巨大,是十分重要的氟资源,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萤石资源枯竭之时,磷矿石中的氟将成为唯一的氟资源。
因此,如何提高磷肥副产物氟资源的利用率已成为世界性课题。目前对含氟尾气吸收的方法很多,主要有水吸收净化法、吸附净化法、碱吸收净化法。
水吸收含氟废气,副产氟硅酸,继而生成氟硅酸钠及其他氟化物,用水吸收含氟废气,虽然水廉价、易得、吸收效果也不错,但是有以下缺点或麻烦:1、由于水吸收产物为氟硅酸或氢氟酸,腐蚀性强,给设备选材及应用带来很多麻烦;2、水吸收过程中析出硅胶,常常沉淀于设备及管道内,容易堵塞,在沉清池内排放硅胶时,往往会夹带氟硅酸,造成资源浪费并污染环境;3、由于国内厂家普遍采用水吸收法脱氟,使得回收的副产物类同,造成市场供大于求,产品销售不畅。
含氟废气的吸附法已成功的应用于电解铝工业排放的废气治理上,将废气中以HF为主的有害物吸附于其上,达到净化含氟废气的目的,该法适宜于用在处理有害气体含量不高的废气方面。
综上所述,水吸收净化法和吸附净化法都有各自的优点,但是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不利于工业化应用,碱吸收净化法能够克服这些缺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磷化工生产中含氟废气的回收利用方法,该方法以磷化工生产中含氟废气(即以SiF4为主体的废气)为原料,生产白炭黑和无水氟化氢,从而使磷化工副产物得到有效的回收与利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磷化工生产中含氟废气的回收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始开车采用工业氨水吸收含氟废气,控制反应温度45~55℃,反应时间1~3小时,而后过滤残渣,得到浓度12~35%的氟硅酸铵溶液,此步骤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有:NH3·H2O+HF → NH4F+H2O,SiF4+2NH4F → (NH4)2SiF6;
(2)在所述步骤(1)所得氟硅酸溶液中加入浓度11~25%的氨水,在温度25~30℃、PH值7~8的条件下进行氨解反应,反应1~2小时后过滤,得到二氧化硅沉淀和氟化铵溶液,二氧化硅沉淀经水洗、干燥后即得白炭黑产品(SiO2·nH2O),此步骤所涉及的化学反应为:(NH4)2SiF6+4NH3·H2O → 6NH4F+SiO2·nH2O↓+(2-n)H2O;
(3)将所述步骤(2)所得氟化铵溶液部分回送至吸收系统循环使用,吸收含氟废气,继续生成氟硅酸铵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襄阳泽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襄阳泽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781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