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投射电容式手机触摸屏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77958.0 | 申请日: | 2014-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98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刘青;马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市华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H04M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投射 电容 手机 触摸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信息行业中的一种手机触摸屏,特别涉及一种投射电容式手机触摸屏。
背景技术
随着多媒体信息查询的与日俱增,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到手机触摸屏,因为手机触摸屏不仅适用于中国多媒体信息查询的国情,而且手机触摸屏具有坚固耐用、反应速度快、节省空间、易于交流等许多优点。利用这种技术,我们用户只要用手指轻轻地碰计算机显示屏上的图符或文字就能实现对主机操作,从而使人机交互更为直截了当,这种技术大大方便了那些不懂电脑操作的用户。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各种类型的手机触摸屏,但现有手机触摸屏多为电阻屏,这种屏幕在使用时需要经常校正,而且感应能力差,需要用压力产生信号,导致使用寿命不长。
针对现有手机触摸屏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投射电容式手机触摸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投射电容式手机触摸屏,包括上基板、下基板和设置在上基板、下基板之间的上ITO电极层和下ITO电极层,上ITO电极层和下ITO电极层之间设置有透明光学胶,上ITO电极层和下ITO电极层均包括若干条互不相连的透明电极,上ITO电极层中的透明电极均与设置在上基板和上ITO电极层之间的印刷银导线相连,下 ITO电极层中的透明电极均与设置在下基板和下 ITO电极层之间的印刷银导线相连,印刷银导线上连接软性线路板,上ITO电极层中的透明电极与下 ITO电极层中的透明电极横纵分布方向垂直;
所述上基板和下基板的材质均为玻璃;
所述上基板和下基板的材质均为PET基材;
所述上基板的材质为玻璃,下基板的材质为PET基材;
所述上ITO电极层和下ITO电极层中电极的形状结构为菱形结构或六边形结构或三角形结构;
所述上ITO电极层中的透明电极横向分布,下 ITO电极层中的透明电极纵向分布或上ITO电极层中的透明电极纵向分布,下 ITO电极层中的透明电横纵向分布。
所述透明光学胶两侧设置有连接上基板和下基板的支撑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不易受尖物刮伤及磨损,不受常见污染源的影响,如水、火、辐射、静电、灰尘或油污等,兼具护目镜之护眼功能;灵敏度高,而且可实现多个触摸点的检测和解析,只需手指或专用的导电金属笔接触到产品即可在3ms内快速反应,带上手套触摸时同样能检测到信号;精确度高,能达到99%的准确度;透光率大于86%;触摸寿命长,任何一点可承受大于5000千万次的触摸,一次校准后续使用无需校准。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投射电容式手机触摸屏,包括上基板1、下基板6和设置在上基板1、下基板6之间的上ITO电极层2和下ITO电极层3,上ITO电极层2和下ITO电极层3之间设置有透明光学胶5,上ITO电极层2和下ITO电极层3均包括若干条互不相连的透明电极,上ITO电极层2中的透明电极均与设置在上基板1和上ITO电极层2之间的印刷银导线4相连,下 ITO电极层3中的透明电极均与设置在下基板6和下 ITO电极层3之间的印刷银导线4相连,印刷银导线4上连接软性线路板7,上ITO电极层2中的透明电极与下 ITO电极层3中的透明电极横纵分布方向垂直;所述上基板1和下基板6的材质均为玻璃(如图1);所述上基板1和下基板6的材质均为PET基材(如图2);所述上基板1的材质为玻璃,下基板6的材质为PET基材(如图3);所述上ITO电极层2和下ITO电极层3中电极的形状结构为菱形结构或六边形结构或三角形结构;所述上ITO电极层2中的透明电极横向分布,或上ITO电极层2中的透明电极纵向分布,下 ITO电极层3中的透明电横纵向分布,下 ITO电极层3中的透明电极纵向分布,一层ITO电极作横向分布以定位X坐标,一层ITO电极纵向分布以定位Y坐标;所述透明光学胶5两侧设置有连接上基板1和下基板6的支撑层8。实施例二为纯膜结构,抗摔,实施例三便于印刷和贴合。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手指接触到手机触摸屏表面,则会产生一个电容;通过逐行/列扫描,如果电容有比较明显的变化,就被认为是有效触摸,控制器就可以根据新的寄生电容计算出手指的中心位置计算出该点在屏上的X(Y)坐标,通过结合上下面的两个位置,就可以得出一个完整坐标;因上下电极面都是由多条互不相连的透明电极组成,触摸一点并不影响其它部分故可以同时识别多个触摸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市华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市华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779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