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玉米须营养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76176.5 | 申请日: | 2014-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593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刘雪松;冯小刚;栾连军;吉鹏;吴永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苏州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23L1/29 | 分类号: | A23L1/29;A23L1/30;A23L1/308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汉钦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玉米须 营养 保健食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营养保健食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玉米须营养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由胰岛素分泌缺乏或功能障碍导致糖代谢紊乱引起的代谢性疾病,久病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和慢性进行性病变。近年来由于人们饮食结构不合理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糖尿病发病率逐渐高发,且日益呈现发病人群平民化、年轻化的趋势。目前世界上成人糖尿病患者约3.46 亿。我国自2000年糖尿病发病率进入了快速增长期,已有接近1亿的糖尿病患者,如今每天都有约16000人成为糖尿病患者,每天约3000人死于由糖尿病引起的各种并发症,糖尿病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第3大杀手。
目前糖尿病的治疗主要是纠正代谢紊乱、消除症状、促进胰岛素分泌。西药由于化学成分单一,作用只是针对降低血糖的某一环节,长期应用造成靶器官钝化而使其出现用药一段时间后疗效下降、疗效不持久的现象,而且患者血糖不易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易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并且伴随不适症状存在。而中医在治疗疾病的过程当中善于从整体出发辨证施治,具有疗效稳定、不良反应少等特点,能够在糖尿病前期、胰岛素抵抗、并发症方面等空缺上发挥其优势。因此开发相关的中药资源对糖尿病的预防保健和辅助治疗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和现实意义。
玉米须为禾本科玉蜀黍属植物玉米干燥的花柱和柱头,性味甘、淡、平,归膀胱、肝、胆经。利尿消肿,平肝利胆,用于急、慢性肾炎,水肿,急、慢性肝炎,高血压,糖尿病,结石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玉米须含大量植物多糖、黄酮类、皂苷等生物活性物质,有降血糖、利尿、降压、止血、利胆等作用。玉米多糖的降血糖作用主要体现在降低肝糖原的分解、促进外周组织(骨骼肌、脂肪和肝脏等)器官对糖的利用,促进降糖激素和抑制升糖激素作用,保护胰岛细胞以及调节糖代谢酶活性等方面。玉米须黄酮类则通过抗氧化、抑制α-葡萄糖苷酶、拟胰岛素作用、抗炎、抑制醛糖还原酶和抑制蛋白糖基化等途径防治糖尿病,并可抵抗血小板凝集、微血管病变等糖尿病并发症。而对皂苷的研究表明,皂苷具有清除自由基,防止脂质过氧化、抗糖基化、抑制α-淀粉酶和促进胰岛细胞分泌等作用。可见玉米须中提取到的各生物活性物质功能不尽相同,在多种物质协同作用下改善胰岛素水平,抑制体内糖原和蛋白的分解、促进摄入血糖的利用从而增加糖耐量,有效降低血糖水平;其清除自由基、抗氧化能力同时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桑叶性味苦、微寒, 归肺、肝经,具有疏散风热、清肝明目、肺热燥咳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桑叶中的活性成分有黄酮类、生物碱类、植物甾醇、桑叶多糖等,具有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抗菌消炎、美容抗衰老等功能。有研究机制表明,桑叶生物碱能同小肠中的麦芽糖酶、蔗糖酶和乳糖酶等2-糖苷酶结合,使二糖不能进一步分解为单糖被吸收,从而明显地抑制了餐后血糖值急剧升高;同时试验也发现桑叶黄酮与桑叶生物碱协同比单独的生物碱更能有效地抑制血糖的上升。此外,将桑叶总多糖腹腔注射给药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能够通过提高小鼠的肝糖元含量而降低肝葡萄糖;桑叶总多糖腹腔注射给药还可以提高正常大鼠血中的胰岛素水平。因此桑叶的水和乙醇溶液提取物都具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综合效果更为显著。
现有的对玉米须和桑叶原料提取工艺大多采用水提方法,使得到的物质种类多为水溶性多糖、活性品种单一且含量低,不仅浪费了资源,保健效果也大打折扣。植物细胞壁很坚硬,简单的加工很难破坏细胞壁使生物活性成分提取出来。纤维素复合酶能够高效有选择性地分解植物细胞壁,使细胞壁疏松、破坏。在酶解的基础上,在超声波机械振荡辅助下,通过不同极性溶液的萃取,能够充分、全面地使原料中所含的各种生物活性物质提取出来。
膳食纤维对于促进消化道健康、降低血脂和胆固醇、调节、维持肠道菌群微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生理作用,在特殊医学用途食品的开发、临床肠内营养治疗中起着重要价值。其中不溶性膳食纤维可加速肠道蠕动;可溶性膳食纤维可延缓胃排空,同时在结肠被厌氧菌酵解产生短链脂肪酸( SCFA) ,作为结肠粘膜细胞的最主要的供能物质,SCFA对小肠和结肠粘膜均有营养刺激作用,可减少粘膜萎缩,促进水、钠的吸收,对预防腹泻有临床意义。此外水溶性膳食纤维的低能量和非胰岛素依赖性能明显降低餐后血糖水平;降低甘油三酯和明显降低血清胆固醇;还兼具对肠道益生菌群有显著营养作用的益生元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苏州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浙江大学苏州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761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门锁的内开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冰箱拉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