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叠放式连续生产型3D经编网垫及其织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75372.0 | 申请日: | 2014-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5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韦春燕;李文华;李建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大发经编织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21/10 | 分类号: | D04B21/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项丽 |
地址: | 215511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叠放 连续生产 经编网垫 及其 织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产品,具体涉及一种可叠放式连续生产型3D经编网垫及其织造方法。
背景技术
3D经编网垫由于以聚酯纤维为基料且采用间隔网孔结构,使3D经编网垫具有以下优点:材质轻、易携带、易清洗、防霉防蛀防螨、透气性好、透湿透水、回弹性好以及环保等。因此3D经编网垫被广泛应用于床垫、坐垫、家纺用品、医疗保健、运动器材等诸多领域,得到消费者一致好评。现有的3D经编网垫都为连续的,当需要取用一定长度的3D经编网垫时,需要将3D经编网垫裁切开,但裁切处有会出现较多毛刺,为进一步生产带来诸多不便,并且由于网垫具有一定厚度和强度,当需要将网垫折叠堆放时,其较强的回弹力使其无法层叠堆放,不便于网垫的折叠储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叠放式连续生产型3D经编网垫。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叠放式连续生产型3D经编网垫,它包括复数个依次相连接的网垫单元、与所述网垫单元一体经编成型且用于将相邻两个网垫单元相连接的连接纱,每个所述网垫单元包括面纱、底纱以及支撑于所述面纱和底纱之间的支撑纱,每两个所述网垫单元之间连接有两层所述连接纱,两层所述连接纱分别连接在相邻的两个网垫单元的两层面纱之间以及两层底纱之间,所述面纱、底纱以及支撑纱由双针床经编一体成型,支撑纱由单丝或复丝织成X交叉结构、相互平行结构或IXI交替结构。
优化的,网垫单元厚度为20~60mm。
优化的,相邻两个所述网垫单元的间距为连接纱的宽度,连接纱的宽度不小于网垫单元的厚度1.5倍。
优化的,所述支撑纱与所述面纱或底纱连接处形成支撑点,每平方厘米的所述面纱或所述底纱有35~45个支撑点。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制造上述3D经编网垫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经编形成所述面纱和底纱的两组外丝以及至少一组形成所述支撑纱的内丝连接至双针床上,然后启动双针床进行经编,与同一网垫单元的面纱相连接的两层连接纱的间距为网垫单元的宽度,当所述面纱、底纱以及支撑纱组成的网垫单元的宽度达到预设值时,调节双针床的内丝角度缓冲器,降低内丝的供给量,同时保持外丝供给量不变,使至少一组所述内丝由原先的交叉编织变为平行编织,即每组内丝只与其中一组外丝相编织形成所述连接纱;然后当所述连接纱达到预设宽度时,调节双针床的内丝角度缓冲器,恢复内丝的供给量,使内丝继续交叉编织并与两组所述外丝形成网垫单元,所述网垫单元与所述连接纱交替成型,形成连续的3D经编网垫。
优化的,所述网垫单元的预设宽度为1000~3000mm。
优化的,所述内丝分为两组,当内丝角度缓冲器降低内丝的供给量时,两组所述内丝分别与两组外丝经编形成两层连接纱,两层所述连接纱之间形成便于折叠的中空。
优化的,各网垫单元的宽度完全相同或部分相同或完全不同。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通过改变内丝角度缓冲器供给内丝的量,使内丝由原先的交叉编织变为平行编织,在网垫单元之间形成连接纱,复数个网垫单元通过连接纱相连接形成连续的3D经编网垫,网垫单元宽度可根据需求调节,由于连接纱厚度较小,回弹性低,可将其作为折叠处,将3D经编网垫折叠放置,便于存储,又可以将其作为剪切处,剪切后无毛刺,便于进一步加工生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施例中的3D经编网垫展开放置时的主视图;
附图2为本实施例中的3D经编网垫的经编流程图;
附图3为本实施例中的3D经编网垫叠放时的主视图;
其中:1、面纱;2、支撑纱;3、底纱;4、网垫单元;5、连接纱;6、外丝;7、内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可叠放式连续生产型3D经编网垫包括复数个依次相连接的网垫单元4、用于将相邻两个网垫单元4相连接的连接纱5,每个的网垫单元4包括面纱1、底纱3以及支撑于面纱1和底纱3之间的支撑纱2,每两个网垫单元4之间连接有两层连接纱5,该两层连接纱5分别连接在相邻的两个网垫单元4的两层面纱1之间以及两层底纱3之间,两层连接纱5之间形成中空,便于折叠与剪切。
面纱1、底纱3、支撑纱2以及连接纱5由双针床经编一体成型,支撑纱2由单丝或复丝织成X交叉结构、相互平行结构或IXI交替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为X交叉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大发经编织造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大发经编织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753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湿用不织布及其制法
- 下一篇:用于连接张力器管体与锭管的快速定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