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绿色玻璃瓶制造绝热型泡沫玻璃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075322.2 | 申请日: | 2014-03-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3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 发明(设计)人: | 崔素萍;张继光;田英良;孙诗兵;吴中伟;贺定勇;吴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3C11/00 | 分类号: | C03C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刘萍 |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绿色 玻璃瓶 制造 绝热 泡沫 玻璃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绿色玻璃瓶制造绝热型泡沫玻璃的方法。
背景技术
泡沫玻璃是由富含玻璃相的物质为主要原料、其中添加适量的发泡剂、发泡助剂构成泡沫玻璃配方,再经过粉磨,形成均匀配合料,然后将配合放入耐热模具中,经过预热、烧结、发泡、冷却、退火等工艺生成的多孔状玻璃材料,上述工艺是泡沫玻璃生产广泛采用的“粉末法”工艺,即粉磨为干法工艺,配合料为粉末状态。泡沫玻璃制品中泡孔体积约占其总体积的80~95%左右,泡孔直径多为1~2mm,其体积密度主要在100~200kg/m3。泡沫玻璃是一种性能优越的保温、隔热、吸音、防潮、防火、防腐的轻质高强绝热材料、吸音材料、装饰材料。
泡沫玻璃起源于1935年,法国St.Gubain公司申报了第一个专利,当时的泡沫玻璃制品以平板玻璃为原料,碳酸钙作为发泡剂,在耐火模具中进行加热,制成轻石状的材料。随后,美国、西德、前苏联、英国、捷克、日本等国陆续申报很多专利和研究报告。
国内外生产泡沫玻璃的原料主要包括人造原料和天然原料两大类,其中主要以人造原料为主。天然原料包括火山灰、黑曜岩、珍珠岩、长石等矿产原料,发泡温度相对较高,泡孔结构不均匀,连通泡孔相对较多,吸水率大于5%;人造原料包括平板玻璃、阴极射线管玻璃(简称CRT玻璃)、特制硅酸盐玻璃、特制硼硅酸盐玻璃、粉煤灰、眼镜玻璃废料等,这些玻璃属于已经均匀熔化过的玻璃,原料品质相对纯净,只需经过简单处理,即可应用生产除质量相对较好的泡沫玻璃制品,另外,这些玻璃的软化点(即Ts,玻璃粘度为107.6泊所对应的温度,)相对较低,基本在680-720℃之间,一般泡沫玻璃合适发泡温度所对应的玻璃粘度为106泊所对应的温度,发泡温度一般比普通平板玻璃的Ts温度高135-150℃,因此,上述人造玻璃原料的发泡温度范围为830-900℃。
对于绝热型泡沫玻璃,即泡孔不相互连通结构的,所使用原料一直成为困扰泡沫玻璃行业的一个很大的难题,至今全球泡沫玻璃行业技术人员普遍认为平板玻璃的废/碎玻璃作为绝热型原料是相对最佳的,原因包括:一是原料普遍;二是发泡容易,三是泡孔连通极低。另外如果期望生产品质更佳绝热型工业级泡沫玻璃,一般在25℃条件下,其导热系数小于0.042w/m.k,此类泡沫玻璃原料是通过专门设计和制造生产的泡沫玻璃原料,比如美国匹兹堡-康宁公司的泡沫玻璃产品所用原料既是通过专门生产制造的,其主要用于满足工业特殊环境和场所使用,虽然性能出众,但是原料生产成本极高,是普通平板玻璃原料的3-5倍,泡沫玻璃的综合制造成本大约为1600-2400元/立方,普通平板玻璃的废/碎玻璃所制造的泡沫玻璃综合制造成本仅有600-850元/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753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皮革展平镜面扎光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发酵罐超声波消泡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