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脚本工具的软件动态部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74912.3 | 申请日: | 2014-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57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30 |
发明(设计)人: | 段振华;郭小伟;张南;田聪;王小兵;黄伯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9/445 | 分类号: | G06F9/445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710071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脚本 工具 软件 动态 部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脚本工具的软件动态部署方法。
背景技术
近些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量的软件需要安装到计算机节点上。就以互联网各行各业都在关注的云计算为例,云计算致力于为互联网提供快速、安全、便捷的网络计算和数据存储服务;这使得企业能够将资源切换到需要的应用上,能根据需求访问计算机和存储系统。在计算机虚拟化技术的推动下,云计算中包括物理机和虚拟机在内的计算结点越来越多,数据中心需要管理的计算资源数目成倍增加,大量的软件需要部署到网络的各个计算资源上。
为了减少人力、物力,互联网行业提出了很多软件动态部署的方法,软件动态部署旨在人少的参与下完成软件的配置、安装过程。但是软件的多样性、硬件环境的复杂性以及软件安装的正确性都成为了软件动态部署的关心点,如何使得软件部署达到真正意义的无人看守、自动执行成为了这一研究的难点。
目前主流的软件动态部署方法有基于脚本的部署方法,基于规范软件描述的部署方法和基于提取软件信息的部署方法。其中:
1、基于脚本的部署方法
基于脚本的部署方法的思想是,从服务器端选择需要部署的软件,人为的为该软件编写脚本,然后发送需要部署的软件和脚本到目标机器,目标机器端以命令行的方式自动运行脚本,部署软件。这种思想的部署方案如图1所示。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部分的软件部署,也就意味着,只要在服务器端编写的脚本没有问题,在客户端的部署过程也就不会有问题。但是这种部署软件的弊端也就体现出来了,首先在服务器端人为的编写脚本,大大加大了用户使用该部署系统的难度;其次软件部署过程中也没有交互,软件部署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未做处理;最后是软件部署过程成为了一种单一的模式,如果目标机器的物理环境和服务器不同,服务器端编写的脚本可能在目标机器上部署不成功。
2、基于规范软件描述的部署方法
基于规范软件描述的部署方法的思想是,通过规范的软件架构文档来描述软件,如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描述软件:
软件基本信息。包括软件名称、软件版本号和软件简单描述等。
软件模块信息。包括软件的名称、版本号、签名。软件的软硬件需求,包括CPU的要求,内存的要求,存储空间的要求,操作系统的要求等。
组件间的约束关系。包括参与其中的两个组件的依赖与约束。
通过这样的描述之后形成的xml文档,作为动态部署软件的输入,所有软件即可以通过统一的部署模板来实现。这种思想的部署方案如图2所示。通过对软件架构的描述,可以使软件部署的部署过程简化,通过软件部署模板即可对一类软件进行部署。但是这样的软件部署系统在给用户使用时,还需要与软件供应商协商并以规范的方式编写软件。这样一来,一方面增加了用户对该部署系统使用的难度,另一方面就现在互联网的发展程度来看,想统一软件架构并形成一定的规则,本身是一个难题。针对不用软件提供者提供的软件,就不能使用统一的部署模板,也就使得软件部署过程回归到一个模版对应一个软件的最初状态。在效率上,使用软件架构描述,采用通用模板部署是最有效率的方法,但是在部署性能上而言,软件部署还包含软件的动态配置,通用的模板只包含了一类软件的共性,在部署特定软件时,软件的特性就表现出来了,使用通用模板就不能针对软件的特性进行部署。因次,对于需要动态配置的软件,不太适合使用该方法。
3、基于提取软件信息的部署方法
基于提取软件信息的部署方法的思想是,不关心软件部署的过程,而只关心的是软件动态部署的结果。如当一个软件部署完成之后,该软件会针对操作系统的文件、文件夹和注册表进行相应的增加、删除和修改。因此,软件部署仅仅需要将软件信息提取出来,并知道软件在部署结束后对操作系统做了哪些操作,即可相应的为目标机器做同样的操作。
有了这一思想,基于提取软件信息的部署方法的具体做法是:
提取exe或msi文件的资源信息。包含文件、文件夹。提取该软件对操作系统配置的注册表信息。这一过程通过在服务器端部署软件之后,监控部署前后注册表的变化,提取发生变化的注册表项。重新组织并重构软件包。将分类的软件和注册表项统一打包、重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749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大型全闭式卷筒在车床上装夹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微小产品高速筛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