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岩钻用提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74151.1 | 申请日: | 2014-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7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铂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力克川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47/00 | 分类号: | F16H47/00;E21B3/0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岩钻用 提升 装置 | ||
(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岩钻机动力头用提升设备,特别是一种岩钻用提升装置。
(二) 背景技术
现有的该类设备普遍采用一独立变速箱,再外接一定量或变量马达输入动力,该类设备复杂、安装不便、整体体积大、成本相对较高、马达与减速匹配不固定等诸多不利因素,需要改进。
(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岩钻用提升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岩钻用提升装置,包括马达总成部分及与其连接的减速总成部分,其特殊之处在于:减速总成部分从内向外依次设置内齿圈、支撑体,该减速总成部分的右侧依次安装端盖、输出轴,支撑体的右端设置连接盘,输出轴从该连接盘内伸出。
本发明的岩钻用提升装置,输出轴的孔道内设置螺堵,连接盘上安装油封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针对岩钻使用的、新型动力头提升设备。该产品在借鉴、整合国外液压柱塞马达和传统行星减速技术基础上,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岩钻动力头提升方案。该产品特点是:结构紧凑,安装简便;输出扭矩大,变速范围广;全液压传输动力,操作平稳,功率传输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马达总成部分,2.螺栓A,3.垫圈A,4.支撑体,5.内齿圈,6.减速总成部分,7.端盖,8.定位销A,9.螺栓D,10.垫圈C,11.定位销B,12.连接盘,13.螺栓B,14.垫圈B, 15.轴承,16.输出轴,17.螺堵, 18.油封盖,19.螺栓E,20螺栓C。
(五)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马达总成部分1及与其连接的减速总成部分6,减速总成部分6从内向外依次设置内齿圈5、支撑体4,该减速总成部分6的右侧依次安装端盖7、输出轴16,支撑体4的右端设置连接盘12,输出轴16从该连接盘12内伸出。输出轴16的孔道内设置螺堵17,连接盘12上安装油封盖18。其中,支撑体4与原挖掘机行走装置减速总成部分6通过螺栓A2及垫圈A3固定在一起,该垫圈A3置于支撑体4的外侧,支撑体4分别通过定位销B11、螺栓C20连接连接盘12,内齿圈5与端盖7通过螺栓D 9、垫圈C10连接成一体,端盖7通过螺栓E19、定位销A8与输出轴16相连,输出轴16外侧,连接盘12上分别设置轴承15、油封盖18、螺栓B13、垫圈B14、螺栓C20,该螺栓C20连接连接盘12、支撑体4,连接盘12的两侧分别安装轴承15,该轴承15一侧通过螺栓B13、垫圈B14将油封盖18按在连接盘12。上述支撑体4可以制成支撑管。
该设备用连接盘12固定在岩钻设备上,由马达部分1接入压力油,通过减速部分6将动力传递到内齿圈5,再传递到端盖7,最后传递到输出轴16,并带动岩钻动力头工作。
本发明借鉴、整合国外液压柱塞马达和传统行星减速技术于一体,并完成安装设计及实现提升设备变速等创新内容,从而实现动力头快、慢速提升自动调节。借鉴挖掘机用行走装置设计,创新齿圈、端盖7、输出轴16等件设计,将原设计中齿圈的动力输出设计部分,通过创新设计的端盖7及输出轴16传出;通过创新设计的支撑管和连接盘12实现设备主体与岩钻主机的正确安装。是一种新型的结构创新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力克川液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力克川液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741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四苯基锡
- 下一篇:一种离子液体中曲酸衍生物的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