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余热回收热电联供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74142.2 | 申请日: | 2014-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6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暐;成海峰;陈志良;钮坤;黄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钢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33/18 | 分类号: | F22B33/18;F01K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1999 上海市宝***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余热 回收 热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余热回收与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余热回收热电联供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常规能源日渐匮乏和节能减排要求日益提高,对能源的回收和高效综合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生产企业对过程余热余能的回收利用日益重视,所以能源的梯级分配和高效利用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在工业废热利用上普遍采用余热锅炉回收热能,通常以双压回收蒸汽,采用双压发电,同时(或)承担供热。一些企业由于地域或其它原因,供热具有季节性,或热负荷变化较大,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导致低压蒸汽不能较好被利用,甚至放散;而高参数蒸汽通过减温减压器后供给热用户,造成高效能源的低效利用。
余热回收系统通常通过双压余热锅炉以两种参数的蒸汽形式回收热能,配置一台带补汽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实现蒸汽发电。高参数蒸汽作为主蒸汽,低参数蒸汽作为补汽,推动发电机组发电。当有供热需要时,主蒸汽用来供热,如此发电机组停止,所产生低参数补汽不能利用而被迫放散;同时余热锅炉产生的主蒸汽参数通常高于供热的需要,常采用减温减压器处理。
蒸汽放散,造成水工质和热能的浪费,污染环境;减温减压器降蒸汽参数,造成高能低用,能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一种新型余热回收热电联供系统,用于回收工业余热进行发电供热,包括余热锅炉、第一发电机组、第二发电机组、第一凝汽器、第一凝结水泵、除氧器、给水泵;其中,
所述第一发电机组与所述余热锅炉的蒸汽输出端相连,所述余热锅炉内的蒸汽进入所述第一发电机组做功发电,所述第一发电机组的排汽端通过一管路输出给热用户进行供热;
所述余热锅炉、第二发电机组、第一凝汽器、第一凝结水泵、除氧器、给水泵依次相连形成一工作回路,水经过所述除氧器除氧后,通过所述给水泵进入所述余热锅炉,工业余热经过所述双压余热锅炉进行热交换,除氧后的水在所述余热锅炉中被加热变成蒸汽输出,所述蒸汽进入所述第二发电机组做功发电;所述蒸汽做功后进入所述第一凝汽器并形成凝结水,所述凝结水在所述第一凝结水泵的作用下再次进入所述除氧器内。
较佳地,所述第一发电机组的输入端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热用户的输入端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电机组的输入端设置有第三阀门。
较佳地,所述第一发电机组包括第一汽轮机和第一发电机,所述余热锅炉与所述第一汽轮机相连,所述第一汽轮机通过管路将排汽输出给用户供热。
较佳地,所述第一汽轮机采用螺杆机或背压式汽轮机。
较佳地,所述第二发电机组包括第二汽轮机和与之相连的第二发电机,所述余热锅炉和所述凝汽器与所述第二汽轮机相连。
较佳地,所述所述余热锅炉为双压余热锅炉, 所述双压余热锅炉包括高压蒸汽管路和低压蒸汽管路,所述第一发电机组和所述第二发电机组均与所述高压蒸汽管路相连通。
较佳地,所述第二发电机组通过第四阀门与所述低压蒸汽管路相连,所述双压余热锅炉、低压蒸汽管路、第四阀门、第二发电机组、第一凝汽器、第一凝结水泵、除氧器、给水泵依次相连形成一工作回路。
较佳地,还包括第三发电机组、第二凝汽器、第二凝结水泵,所述第三发电机组通过第五阀门与所述低压蒸汽管路相连,所述双压余热锅炉、低压蒸汽管路、第五阀门、第三发电机组、第二凝汽器、第二凝结水泵、除氧器、给水泵依次相连形成一工作回路。
较佳地,所述第三发电机组包括第三汽轮机和与之相连的第三发电机,所述第三汽轮机的排汽端与所述第二凝汽器相连。
本发明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明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余热回收热电联供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的需要,灵活设计和调度,实现发电或供热的热电联供;本发明针对季节性供热需要或热负荷较大变换的用户,能够充分利用余热锅炉所回收的蒸汽,实现能源利用的最大化;本系统简洁、可靠,经济效益较好。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通过下文的述详细说明,可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特征和优点,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发电及供热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发电及供热系统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发电及供热系统示意图。
符号说明:
1-余热锅炉
11-高压蒸汽管路
12-低压蒸汽管路
21-第一汽轮机
22-第一发电机
31-第二汽轮机
32-第二发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钢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钢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741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驾驶室内双重热量循环利用装置
- 下一篇:汽车平衡悬架系统的平衡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