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硬币隐形图案检测方法及其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073652.8 | 申请日: | 2014-0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237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 发明(设计)人: | 张正;王学文;李志军;曹扬;郑镇鑫;刘艳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钞长城金融设备控股有限公司;沈阳造币有限公司;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7D5/00 | 分类号: | G07D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汲智翼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1 | 代理人: | 陈曦;贾兴昌 |
| 地址: | 100088 北京市西城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硬币 隐形 图案 检测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硬币隐形图案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第一工位采集硬币的表面图像,根据表面图像计算硬币在机械传动装置上的角度状态信息;(2)根据角度状态信息,计算第二工位所需要的光照角度并确定光源信息;(3)根据光源信息,在硬币通过第二工位时进行针对性打光,并采集每次打光对应的隐形图案图像;(4)根据隐形图案图像,对硬币的隐形图案防伪特征进行质量判别。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于实现上述检测方法的检测装置,通过在该检测装置中设置双检测工位,可以实现采集硬币隐形图案图像时的针对性打光,提高硬币隐形图案防伪特征的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检测硬币隐形图案的方法,同时涉及一种用于检测硬币隐形图案的装置,属于硬币质量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硬币的隐形图案是指通过隐形雕刻技术在硬币表面形成的图案,该图案由两种或多种不同的图形在同一区域叠加而成,在不同角度的光照下会呈现出不同的图像,具有较强的防伪性能。隐形雕刻技术具有制造精度要求高、仿制难度大、公众易于识别的特点。随着硬币制造工艺的不断发展和对硬币防伪的迫切需求,隐形雕刻技术作为硬币防伪的一种重要手段,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硬币的设计制造中。其中,硬币双面隐形图纹和多面隐形图纹的雕刻技术,可以分别参见公开号为CN102488366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和公开号为CN100515802C的中国发明专利文件中的内容。
硬币的隐形图案制作难度高,在生产工艺环节需要对硬币隐形图案的制造精度进行检测,确保出厂硬币隐形图案的正确性和一致性。而在硬币流通领域,也需要对硬币的隐形图案进行检测以判断硬币的真伪。因此,从上述角度出发,需要提供用于检测硬币隐形图案的设备和方法。
例如,公开号为CN102332187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中公开的硬币检测设备,包含了用于测量硬币表面隐形图案的隐形雕刻检测相机和对应的隐形雕刻检测光源,其中,该隐形雕刻检测光源包括多个圆弧灯,在检测时,选择性地开启圆弧灯中的一个或多个,以获得硬币一侧视角所能观察到的图像,可用于检测硬币的隐形雕刻防伪特征。又如,公开号为CN20239402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中公开的用于拍摄隐形图像的成像装置。该成像装置包括相机组合装置及LED光源,该相机组合装置包括若干周边相机,该LED光源朝向高速运动的硬币表面,该LED光源发出的光经过硬币表面的反射,进入对应的相机镜头,该多个周边相机的组合关系为:当硬币的旋转角度不同时,总有至少两个相机可以拍摄到硬币上的隐形图案。
上述两种检测设备中均配备了多个光源和多个相机,为了获得硬币的隐形图案,需要其中部分相机和光源组合使用。上述两种检测装置中,对于相机和光源之间的配合关系无法提前确定,在硬币隐形图案检测过程中,需要所有的相机和光源参与工作,以获得硬币的隐形图案。在这种工作方式下,相机和光源的开启无针对性。然而,对于高速运动的硬币,为了保证硬币隐形图案的成像效果,需要提前确定硬币在传送装置上的角度状态,从而确定正确的光源照射角度,以通过两次或多次拍摄获得不同的隐形图案。而现有技术中,尚未出现一种可以针对性开启光源的硬币隐形图案检测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首要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硬币隐形图案检测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硬币隐形图案检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硬币隐形图案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第一工位采集硬币的表面图像,根据所述表面图像计算硬币在机械传动装置上的角度状态信息;
(2)根据步骤(1)中获得的所述角度状态信息,计算第二工位所需要的光照角度并确定需要开启的光源信息;
(3)根据步骤(2)计算获得的光源信息,在硬币通过所述第二工位时进行针对性打光,并采集每次打光对应的隐形图案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钞长城金融设备控股有限公司;沈阳造币有限公司;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未经中钞长城金融设备控股有限公司;沈阳造币有限公司;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736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