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2S—(1—四氢嘧啶—2—酮)—3—甲基丁酸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073518.8 | 申请日: | 2014-03-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6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 发明(设计)人: | 侯鹏翼;纪毅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亨瑞生化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D239/10 | 分类号: | C07D239/1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361022 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嘧啶 甲基 丁酸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2S—(1—四氢嘧啶—2—酮)—3—甲基丁酸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S—(1—四氢嘧啶—2—酮)—3—甲基丁酸是抗艾滋病药物洛匹那韦的重要中间体,其结构式如下:
专利文献US5914332A中揭示了2S—(1—四氢嘧啶—2—酮)—3—甲基丁酸的一种合成方法。其反应线路如下:
使化合物11(或者为游离羧酸,或者为羧酸酯)与丙烯腈反应产生氨基腈18,采用标准条件(例如使胺与适当的无水氯甲酸甲酯)或在无机碱(例如NaOH,KOH,K2CO3等)或有机碱(例如,烷基胺或二烷基胺等)存在的情况下,直接或于惰性溶剂(例如,水或THF等)中产生化合物19。在催化剂(例如镍—铝合金(碱性)或Raney镍(中性或碱性))存在时,使化合物19在惰性溶液(例如,水或甲醇或乙醇或THF等)中氢化以提供环脲10。然而,根据其实施例计算可得,其产物收率仅有25%。
专利文献WO2006100552A1中揭示了一种与前者相似的合成方法。其反应线路和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所示:
1)由L—缬氨酸(化合物I)为初始原料与丙烯腈反应生成化合物N—(2—氰乙基)—L—缬氨酸(化合物II),反应线路如下: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将L—缬氨酸(50g)加入氢氧化钾水溶液,在20℃~25℃温度下,搅拌30min至澄清。在澄清溶液中加入丙烯腈,在0℃~5℃温度下搅拌,反应5h,之后加入水(125ml。)
2)由化合物N—(2—氰乙基)—L—缬氨酸(化合物II)与氯甲酸酯发生酰化反应生成化合物N—(2—氰乙基)—N—(2—烷氧羰基)—L—缬氨酸(化合物III),反应线路如下: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在20℃~25℃温度下,缓慢加入氯甲酸酯,其间,添加30%的氢氧化钠溶液维持PH值处于9.5~10.5,过程1h。混合溶液在20℃~25℃温度下搅拌,反应15h。之后进行萃取,获得油脂状产物。
3)将化合物N—(2—氰乙基)—N—(2—烷氧羰基)—L—缬氨酸(化合物III)溶解在溶剂中,在化学剂量的雷尼镍催化下,对其进行氢化,获得化合物IV,反应线路如下: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将化合物III(20.5g)溶入甲醇(70ml),添加雷尼镍(湿度50%,16g)和氨水(70ml)。混合溶液在4kg/cm2的压力、50℃的温度下,反应约4~5h。
4)在碱性溶液中,使化合物IV闭环获得化合物2S—(1—四氢嘧啶—2—酮)—3—甲基丁酸(化合物V),反应线路如下: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将步骤3)反应后的溶液冷却至室温,滤出物溶入甲醇(80ml),以不超过50℃的温度下,浓缩至原体积的1/4。残留液添加水(100ml)和氢氧化钠(6.6g),混合液回流7~8h,至反应完成。
根据其实施例计算可知,该方法的产物收率提高至65%。然而,该方法在步骤3)中使用氨水,导致步骤4)中的溶液反应时产生一种黏度很大的无机物沉淀,需进行过滤。由于其属于粘稠状物质,在目前的工业化生产条件下,难以进行有效的过滤。因此,后续过程易混入不溶物,需要增加萃取步骤。从而使上述方法的步骤3)和步骤4)的工序异常复杂和繁琐。另外,所使用的工业氨水易挥发出对眼、鼻、皮肤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的氨气,既影响生产人员的身体健康又会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2S—(1—四氢嘧啶—2—酮)—3—甲基丁酸的新制备方法,具有比现有技术更高的产物收率,且工序简单,污染小。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2S—(1—四氢嘧啶—2—酮)—3—甲基丁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L—缬氨酸与丙烯腈在碱溶液中于0~5℃反应至L—缬氨酸的浓度小于2.0%;调节溶液PH值至9.5~10.5,再加入氯甲酸甲酯,于10~15℃反应至氯甲酸甲酯的浓度小于5.0%;萃取获得N—(2—氰乙基)—N—(2—烷氧羰基)—L—缬氨酸;其中,L—缬氨酸与丙烯腈的当量比为1:1,L—缬氨酸与氯甲酸甲酯的当量比为1:1,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或它们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亨瑞生化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亨瑞生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735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骨折牵引整复架
- 下一篇:一种多用途乳牙早失间隙保持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