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持久保湿除皱作用的乳液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73177.4 | 申请日: | 2014-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01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8 |
发明(设计)人: | 魏坤;冯海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8/06 | 分类号: | A61K8/06;A61K8/25;A61Q19/00;A61Q19/0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持久 保湿 作用 乳液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乳液,具体涉及到一种具有持久保湿除皱作用的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除皱抗衰老已经是医学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更是化妆品行业的重中之重,据美国化妆品市场调查,市售的化妆品中保湿除皱的份额已经占到一半以上。随着国内老龄化比例的增大,国内对保湿除皱的护肤品需求越来越大。
皱纹的出现就是皮肤衰老的标志,皮肤衰老是机体老化的一部分,机体的老化在皮肤上表现的最为明显。衰老虽然是自然规律,但也受其他因素影响,如生活习惯、紫外线、经常性夸张的表情、缺乏运动、皮肤缺水干燥或环境和心理因素等。
目前化妆品市场保湿除皱的产品种类非常多,但持久缓慢释放效果与预期的相差甚远,而且经常性的使用该类产品会对皮肤造成负担以及活性成分的浪费。因此,对保湿除皱活性成分的长时间释放的探究成为攻克现有保湿除皱产品不足的关键。
本发明所述的乳液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缓释特性的乳液。其优点在于制备有核壳结构(w/o/w)的乳液时,活性成分包裹在内部,介孔硅以其结构上的氧原子易与两亲性的表面活性剂的亲水端形成氢键的特性,在油水界面处形成一层壳,延长了活性成分的释放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具有持久保湿除皱作用的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其优点在于,该乳液属于w/o/w结构,同时负载有保湿活性成分和抗皱活性成分,介孔硅以其结构上的氧原子易与两亲性的表面活性剂的亲水端形成氢键的特性,在油水界面处形成一层壳,延缓了活性成分的释放时间。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法实现:
一种具有持久保湿除皱作用的乳液,所述乳液的成分按其重量百分比分为:
所述具有持久保湿除皱作用的乳液属于w/o/w结构,介孔硅以其结构上的氧原子易与两亲性的表面活性剂的亲水端形成氢键的特性,在油水界面处形成一层壳,延长了活性成分的释放时间。
优选地,所述润肤剂为肉豆蔻酸异丙酯、橄榄油、霍霍巴油、丁香油、杏仁油、椰子油、月桂醇磷酸酯胺盐、茶籽油、鳄梨油、角鲨烷、二乙基己基环己烷、牛油树脂、棕榈酸乙基己酯、棕榈酸异丙酯、貂油、小麦胚芽油、葵花籽油酸、异壬酸异壬酯、PEG-7甘油椰油酸酯、PEG-26油酸酯、琥珀酸二辛酯、硅油、硬脂酸鲸蜡酯、鲸蜡醇异壬酸酯、碳酸二辛脂、鲸蜡醇棕榈酸酯、异十二烷、异十六烷、C12~C15醇苯甲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甘油脂、聚羟基硬脂酸酯、季戊四醇四异硬脂酸酯、肉豆蔻酸十四烷酯或棕榈酸辛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优选地,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聚氧乙烯(40)氢化蓖麻油、卵磷脂、烷基葡糖糖苷、吐温-80或司盘-80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优选地,所述助表面活性剂为甘油、丙二醇、PEG-400、乙醇、乙二醇单乙基醚或聚甘油脂肪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优选地,所述的介孔硅为六方介孔硅。
优选地,所述抗皱活性成分为为五元胜肽、六元胜肽、Q10、肉毒杆菌或艾地苯中的一种;所述保湿活性成分为透明质酸钠或神经酰胺。
优选地,所述pH调节剂为柠檬酸、酒石酸、磷酸、水杨酸、氢氧化钠或三乙醇胺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一种具有持久保湿除皱作用的乳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配方比例称取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和介孔硅搅拌混合,超声8~10min后形成混合乳化剂;
(2)按配方比称取抗皱活性成分和润肤剂,混合均匀后加热形成油相;
(3)按配方比称取保湿活性成分和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形成内水相;
(4)将步骤(2)中的油相和步骤(1)中的混合乳化剂搅拌混合,然后逐滴加入内水相,形成w/o型初乳,在搅拌状态下继续逐滴缓慢加入去离子水形成w/o/w型乳液,最后加入pH调节剂调节乳液的pH值为6~7,继续搅拌8~12h,制得具有持久保湿除皱作用的乳液。
上述方法中,所述的搅拌速度为600~1000rpm;所述的加热温度为40~6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中保湿活性成分和除皱活性成分都包裹在内部,在油水界面处介孔硅与表面活性剂的亲水端通过范德华力形成一层稳定的壳。因此增加了活性成分释放的屏障,延长了活性成分释放的时间,达到缓释效果,进而减少护肤品使用次数,大大提高活性成分的功效及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731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