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道式加湿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72145.2 | 申请日: | 2014-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5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文闯;杨燕;王树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F5/04 | 分类号: | B01F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瑾 |
地址: | 213164***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加湿 系统 | ||
1.一种管道式加湿系统,包括:管道、高压水泵、进水管、喷嘴、捕雾器、干气入口管道、湿气出口管道和排水管;其特征在于:管道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盲板和第二盲板,管道、第一盲板、第二盲板形成一个封闭系统;干气入口管道安装在管道的顶部,湿气出口管道安装在管道的顶部,排水管安装在管道的底部;管道内的上部安装有捕雾器,喷嘴沿管道中心轴线均匀布置,高压水泵通过进水管与喷嘴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式加湿系统,其特征在于:管道为不锈钢圆管,第一盲板和第二盲板通过焊接方式与管道固定连接,管道的直径为200mm~1000mm,长度为2000mm~8000mm,壁厚为2mm~12mm;第一盲板的直径为200mm~1000mm,厚度为4mm~26mm;第二盲板的直径为200mm~1000mm,厚度为4mm~26mm。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管道式加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湿气出口管道中心到第一盲板的水平距离为40mm~120mm,干气入口管道中心到第二盲板的水平距离为40mm~120mm,排水管中心到第一盲板的水平距离为80mm~2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管道式加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捕雾器采用1~4层的不锈钢过滤网,网孔大小为100~8000目,捕雾器呈水平状设置,通过焊接方式与第一盲板、第二盲板、管道内壁固定连接,管道内部顶面与捕雾器的距离为0.12~0.16倍的管道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管道式加湿系统,其特征在于:干气入口管道的出口距离捕雾器下方10mm~50mm,干气入口管道的直径为25mm~200mm,壁厚为1mm~4.5mm;湿气出口管道的入口位于捕雾器的上方15mm~130mm,湿气出口管道的直径为25mm~200mm,壁厚为1mm~4.5mm;排水管的直径为10mm~50mm,壁厚为mm~4.5mm。
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管道式加湿系统,其特征在于:喷嘴在竖直方向上设置,喷嘴的数目为2~16个;每个喷嘴上安装一个针型阀。
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管道式加湿系统,其特征在于:喷嘴水平方向上布置于干气入口管道和湿气出口管道之间,距离第一盲板最近的喷嘴到湿气出口管道的水平距离为300mm~3200mm,距离第二盲板最近的喷嘴到干气入口管道中心的水平距离为120mm~300mm。
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管道式加湿系统,其特征在于:喷嘴的出口位于捕雾器的下方120mm~260mm,喷嘴的出口直径为0.1mm~1.2mm,喷嘴距离管道内部顶面的高度为0.25~0.6倍的管道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管道式加湿系统,其特征在于:高压水泵的压力为2.0~6.4MPa,流量为0.2m3/h~8.5m3/h,进水管的直径为5mm~2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7214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能型蒸汽转化炉炉管
- 下一篇:一种混合器及流通式光度检测自动化分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