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分选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71784.7 | 申请日: | 2014-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17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剑波;黄俊;李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07C5/344 | 分类号: | B07C5/34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大威 |
地址: | 10008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分选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设计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分选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现阶段电池,如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能量密度与体积密度有限,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如在把锂离子二次电池作为能量储存媒介驱动电池汽车等需要大功率与高能量的装置中,往往需要将许多个同一类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成组化使用。成组化电池的一致性是保证电池组整体性能的重要前提。实践表明,由于单体电池之间存在不一致性,电池组的性能在寿命等方面往往比单体电池低。
电池组中单体电池的不一致性往往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制造过程中材料、制造环境等因素造成的初始内在不一致性,另一方面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工作负荷、温度等因素造成的后生外在不一致性。初始内在不一致性会诱发后生外在不一致性。因此,在单体电池成组化时对单体电池进行分选,降低初始内在不一致性,是提高电池组综合性能的重要前提。
现有的电池分选方法中,例如分别以动态充放过程中的电压差、自放电程度、完成特定工况的时间作为分选的标准。这类以单一指标为分选标准的方法的根本缺点在于,一个物理量的一致性并不能保证其他物理量的一致性。而电池的一致性包括许多层面,如热力学(开路电压、低倍率容量、自放电率)的一致性,动力学(电阻、高倍率容量)的一致性等等。因此,这类以单一指标为分选标准的方法在分选效果上存在缺陷。还有方法使用了容量、电压、内阻等三个物理量作为分选指标,具体操作是先以容量为指标进行分选,然后在分选的电池中以电压为指标进行分选,最后在分选的电池中以电阻为指标进行分选。这种分选方法的结果,严重依赖于指标之间的顺序,并且不同指标对电池一致性的影响效果不同,在已有分选方法中没有考虑到这一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池分选方法。该方法具有分选结果电池一致性好、分选准确的优点。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池分选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分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待分选电池集合中多个待分选电池的电池信息;根据所述多个待分选电池的电池信息得到任意两个待分选电池之间的距离;根据所述任意两个待分选电池之间的距离对所述多个待分选电池进行N次聚类,其中,N为正整数;以及根据聚类结果得到所述多个待分选电池的分选结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分选方法,根据电池信息的多个物理量计算距离,例如兰氏距离、欧式距离等,依据此距离对电池进行聚类分析,从而挑选出目标数量的一致性相对较好的电池。该方法避免了单一分选指标的片面性,并且考虑了不同物理量对电池一致性分权重分布,具有分选结果电池一致性好、分选准确的优点。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电池分选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电池信息包括:电阻、电容、电池容量、开路电压和自放电率中的任意两个或多个。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电池信息包括:电池容量、电阻、开路电压和自放电率。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任意两个待分选电池之间的距离为兰氏距离,所述兰氏距离的计算公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717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