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桥梁反背拉承重施工支架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71308.5 | 申请日: | 2014-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8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全黎明;胡智军;胡方华;李新明;熊建武;高秋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葛洲坝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桥梁 反背拉 承重 施工 支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中的现浇梁体的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桥梁反背拉承重施工支架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对小跨度(通常指单跨小于及等于32米)的桥梁梁体施工最主要采用的方法为:
1、筑岛现浇法;采用填筑材料将梁体安装区域范围内进行填筑并分层夯实,形成岛状平台。然后浇筑模板底座、安装钢筋、立模、浇筑混凝土、浇筑桥面,最后挖除平台。此施工方法优点是方法最简单,缺点是所需工期最长,并要配备足够的土石方挖、装、运设备才能保证工作的正常开展,在洪水季节施工存在一定的风险。
2、预制组装法;在干地找一块相对平坦的位置建设预制场,在场地内将桥梁梁体分片施工完成。然后利用吊车进行吊装或利用架桥机将梁体安装就位。最后进行桥面的施工。此施工方法优点是方法简单、工期快,在洪水季节可继续施工,缺点是必须要配备大型吊车或架桥机。
3、满堂排架法;利用脚手架及扣件搭设满堂承重排架,然后架设底座模板、安装钢筋、立模、浇筑混凝土、浇筑桥面,最后拆除满堂承重排架。此施工方法优点是方法简单,缺点是工期长,并需要大量的钢管、扣件材料。
4、贝雷架支架现浇法。采用贝雷架作为承重排架,然后架设底座模板、安装钢筋、立模、浇筑混凝土、浇筑桥面,最后拆除贝雷架。此施工方法优点是适应性强,可在洪水期施工,工期适中。缺点是技术难度相对复杂,需配备专业人员,并且需购置或租赁贝雷架。
由于某水电枢纽工程进场公路跨河大桥工程位于偏僻山区,设备、材料在工程前期进场困难,所在地区相对贫穷落后,很多设备缺乏租赁市场,材料大规模采购相当困难,并且工程工期要求相当紧张,经常有突发性洪水进行袭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桥梁反背拉承重施工支架及施工方法,可以解决梁体混凝土现浇施工的承重问题,同时取材容易、设备简单、工期快、能躲避洪水的冲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桥梁反背拉承重施工支架,包括桥台基础,拉杆立柱通过多个钢板底座埋设在桥台基础内,在桥台基础的侧壁埋设有承重耳板;
钢筋承重片与斜撑组成框架结构梁,框架结构梁一端与承重耳板连接,框架结构梁的上端面通过多根拉杆与拉杆立柱连接。
所述的框架结构梁的上端面铺设有脚手架,在脚手架上安装有梁体底模。
所述的拉杆通过法兰螺杆与框架结构梁连接。
所述的框架结构梁中,钢筋承重片位于框架结构梁的两侧面,斜撑位于框架结构梁的上、下端面。
所述的钢筋承重片由多片三角形的条形钢筋焊接而成。
所述的斜撑为“X”形斜撑。
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6所述的桥梁反背拉承重施工支架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在进行桥台基础施工时,将钢板底座埋设在桥台基础的结构混凝土内,承重耳板随钢板底座加工时焊接固定;
二、在钢筋加工场预先加工钢筋承重片,采用吊装安装就位;
三、以槽钢或工字钢加工拉杆立柱,然后焊接安装于钢板底座;
四、焊接或安装拉杆,并采用法兰螺杆与钢筋承重片连接就位;
五、在钢筋承重片的上、下端面间隔一定距离焊接斜撑,将钢筋承重片连接成框架结构梁;
六、在框架结构梁的上端面铺设脚手架和梁体底模,进行后续桥梁梁体安装钢筋、立模及混凝土施工;
通过上述步骤实现小跨度桥梁的梁体施工。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桥梁反背拉承重施工支架及施工方法,通过采用反背拉悬臂梁的结构,解决了小跨度桥梁梁体混凝土现浇施工的承重问题,同时本发明的结构取材容易、采用的设备简单、施工工期快、尤其是能躲避洪水的冲击,非常适用于设备及材料缺乏的边远地区的施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向视图。
图中:钢筋承重片1,承重耳板2,拉杆立柱3,拉杆4,法兰螺杆5,桥台基础6,钢板底座7,脚手架8,梁体底模9,斜撑10,框架结构梁11。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2中,一种桥梁反背拉承重施工支架,包括桥台基础6,拉杆立柱3通过多个钢板底座7埋设在桥台基础6内,在桥台基础6的侧壁埋设有承重耳板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葛洲坝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葛洲坝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713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辐射热渗透性能测试的辐射热源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炉煤粉喷吹量的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