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70580.1 | 申请日: | 2014-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22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村司泰章;渡边英俊;高泽孝次;馆林义直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 |
主分类号: | H01M4/525 | 分类号: | H01M4/525;H01M4/485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崔成哲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 ||
关联申请的引用
本申请以日本专利申请2013-039879(申请日:2013年2月28日)为基础,根据该申请享受优先的利益。本申请通过参照该申请,包括该申请的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小型化技术的急速发展,各种便携电子设备得到了普及。近年来,电池还被用作汽车等移动体的电源,要求长寿命并且安全性高的电池。
为了抑制使用所致的电池的容量劣化,相比于负极的容量,增大正极的容量。但是,关于充放电循环中的电阻上升所致的容量劣化,未发现改善效果,抑制电阻上升所致的容量劣化成为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放电循环时的容量维持率高、并且电阻增加小的电池。
根据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包括正极、负极、非水电解质的电池。正极包含锂钴复合氧化物以及锂锰复合氧化物。负极包含锂钛复合氧化物。另外,电池满足下述(1)式。进而,将电池在0.2C下放电至1.8V时的正极的开电路电压(OCV)是3.6V(Li vs.Li+)以上。
(Qp/Qn)>1.1 (1)
Qp是正极的每单位面积的充电容量(mAh/m2),Qn是负极的每单位面积的充电容量(mAh/m2)。其中,充电容量Qp、Qn是正极的充放电范围为3.0~4.25V(Li vs.Li+)、并且负极的充放电范围为1.4~2.0V(Li vs.Li+)时的充电容量。
上述结构的电池的充放电循环时的容量维持率高、且电阻增加小。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电池的一个例子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示出图1的A部的放大剖面图。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电池的一个例子的部分缺口立体图。
图4是示出图3的B部的放大剖面图。
图5是在实施例中使用的三极式元件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实施例1的非水电解质电池的正极开电路电压、负极开电路电压以及电池电压的放电曲线的图。
图7是示出比较例1的非水电解质电池的正极开电路电压、负极开电路电压以及电池电压的放电曲线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实施方式。对在实施方式中共同的结构附加同一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各图是用于促使实施方式的说明和其理解的示意图,其形状、尺寸、比等有时与实际的装置不同,但它们能够参照以下的说明和公知的技术适宜变更设计。
根据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包括正极、负极、非水电解质的电池。正极包含锂钴复合氧化物以及锂锰复合氧化物。负极包含锂钛复合氧化物。另外,电池满足下述(1)式。进而,将电池在0.2C下放电至1.8V时的正极的开电路电压(OCV)是3.6V(Li vs.Li+)以上。
(Qp/Qn)>1.1 (1)
Qp是正极的每单位面积的充电容量(mAh/m2),Qn是负极的每单位面积的充电容量(mAh/m2)。其中,充电容量Qp、Qn是正极的充放电范围为3.0~4.25V(Li vs.Li+)、并且负极的充放电范围为1.4~2.0V(Li vs.Li+)时的充电容量。在正极以及负极的面积中,分别使用活性物质含有层的集电体的每个单面的面积。
将锂钴复合氧化物用作活性物质的正极的充放电效率比将锂钛复合氧化物用作活性物质的负极的充放电效率更低。因此,在使用了这些正极和负极的非水电解质电池中,放电由正极规定。因此,正极易于成为过放电,正极活性物质的劣化的速度快。因此,如果在锂钴复合氧化物中,混合了充放电效率比锂钴复合氧化物高的锂锰复合氧化物,则正极的充放电效率变高至与负极的充放电效率大致相同。但是,放电由正极和负极这双方规定,所以难以防止正极的过放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未经株式会社东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705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护栏可自动升降的吊物起重机
- 下一篇:民商法实践教学用书记员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