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应急逃生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69825.9 | 申请日: | 2014-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75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江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歌乐电子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02 | 分类号: | B60R21/02;E05F15/7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361008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应急 逃生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车辆应急逃生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高配汽车采用的是电控车门,开车者在开启发动机后,车门通常会电控上锁。但在车门上锁后,当遇到突发情况使汽车发动机熄火时,车门由于处于上锁状态而无法打开,从而影响开车者的顺利逃生。
现有技术中,当采用电控车门的汽车在汽车发生碰撞时,汽车应急逃生系统能够将车门解锁,从而开车者能够打开车门顺利逃生。
但是,上述技术公开的汽车应急逃生系统仅考虑了如何在汽车发生碰撞的情况下对车门进行解锁,对下述情况未予考虑:当车辆行驶在较深的水中时,由于发动机进水导致熄火,从而电动装置失灵,车门无法打开。因此,开车者在发现汽车遭到水浸泡导致发动机熄火后,想要打开车门却无法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车辆应急逃生系统及方法,通过设置于车辆外部的水敏传感器,能够与被水浸没的程度相应地选择控制从车辆中逃生。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应急逃生系统,安装在车辆上,包括:
第一水敏传感器和第二水敏传感器,其中所述第二水敏传感器在车辆的设置位置高于所述第一水敏传感器在车辆的设置位置;以及
处理单元,用于接收信号,当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水敏传感器的信号时控制使得车门解锁,当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水敏传感器的信号时控制使得车窗打开。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三水敏传感器,其中所述第三水敏传感器在车辆的设置位置高于所述第二水敏传感器在车辆的设置位置;
当所述处理单元接收来自所述第三水敏传感器的信号时,控制使得车辆的天窗打开。
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处理单元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水敏传感器的信号时,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判断车门是否处于解锁状态;
若车门处于解锁状态,则所述处理单元控制使得车窗打开;
若车门未处于解锁状态,则所述处理单元控制使得车门解锁且车窗打开。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处理单元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三水敏传感器的信号时,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判断车门是否处于解锁状态以及车窗是否处于打开状态;
若车门未处于解锁状态且车窗未处于打开状态,则所述处理单元控制使得车门解锁、车窗打开。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个,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水敏传感器设置在车辆的排气管的排气口处;
所述第二水敏传感器设置在车辆的发动机的进气口处;
所述第三水敏传感器设置在车辆的电子控制单元处。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逃生方法,应用于一种车辆应急逃生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水敏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水敏传感器,其中所述第二水敏传感器在车辆的设置位置高于所述第一水敏传感器在车辆的设置位置,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水敏传感器的信号;
当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水敏传感器的信号时控制使得车门解锁,当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水敏传感器的信号时控制使得车窗打开。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三水敏传感器,其中所述第三水敏传感器在车辆的设置位置高于所述第二水敏传感器在车辆的设置位置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接收来自所述第三水敏传感器的信号时,控制使得车辆的天窗打开。
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水敏传感器的信号时,判断车门是否处于解锁状态;
若车门处于解锁状态,则控制使得车窗打开;否则,若车门未处于解锁状态,则控制使得车门解锁且车窗打开。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三水敏传感器的信号时,判断车门是否处于解锁状态以及车窗是否处于打开状态;
若车门未处于解锁状态且车窗未处于打开状态,则控制使得车门解锁、车窗打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歌乐电子企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歌乐电子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98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程车辆自动清洗系统
- 下一篇:汽车保险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