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处理电解锰废水中氨氮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069647.X | 申请日: | 2014-0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63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 发明(设计)人: | 刘仁龙;邱江;刘作华;陶长元;杜军;舒建成;连欣;李明强;吴敏;吴明珠;孔令锋;范兴;唐金晶;左赵宏;孙大贵;谢昭明;李文生;朱俊;陈红亮;陈玉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1/467 | 分类号: | C02F1/467;C02F103/16;C02F101/16 |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袁庆民 |
| 地址: | 40004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电解锰 水中 方法 | ||
1.一种处理电解锰废水中氨氮的方法,该方法是在电催化氧化槽内进行的,其阳极为钛基氧化物涂层电极,阴极为不锈钢;其特征在于,在电催化氧化槽内设置有隔膜将阳极和阴极分隔开而构成为阳极区和阴极区,并于进行电催化氧化之前,在所述阴极区内加入有亚硝酸盐;其步骤如下:
(1)将已经去除了锰、铬和其它杂质而仅含待处理氨氮的电解锰废水装入所述电催化氧化槽内后,然后在阴极区内按照亚硝酸根与氨氮的摩尔比等于1~2∶1的比例来加入所述亚硝酸盐;
(2)联通直流电源,以进行电催化氧化;其工艺条件是,阳极和阴极的面积相等,两极间距为0.5~1cm;电压为10V~30V,电流密度为20~100mA/cm2;电催化氧化的时间,到反应不再进行下去为止;
(3)在步骤(2)之后,将在所述阴极区和阳极区内的电解锰废水混合,得到氨氮残留浓度达到排放标准的已处理电解锰废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处理电解锰废水中氨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亚硝酸盐是亚硝酸盐是亚硝酸钠、亚硝酸钾或亚硝酸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964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圆柱外圆磨光用砂带磨机
- 下一篇:角磨机用锁紧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