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正极以及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69532.0 | 申请日: | 2014-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1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渡边英俊;村司泰章;馆林义直;猿渡秀乡;吉川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 |
主分类号: | H01M4/80 | 分类号: | H01M4/8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李今子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正极 以及 电池 | ||
关联申请的引用
本申请以日本专利申请2013-052397(申请日:2013年3月14日)为基础,从该申请享受优先的利益。本申请通过参照该申请,包括该申请的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正极以及电池。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环境意识的提高,使用二次电池作为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以及叉车等电动车的动力的情况增加。这样的二次电池被要求安全性、长寿命,并且被要求具有高的输入输出性能。但是,在电极制作的工序中,如果对包含粒径大的活性物质的电极进行加压,则活性物质被破坏,产生活性物质之间的距离,难以实现导电。在使用这样难以实现导电的电极制作了电池的情况下,存在输入特性降低这样的问题。
使用如下正极,提供高密度并且非水电解液的渗透性良好的电池,该正极在通过水银压入法求出的细孔分布曲线中具有2个峰顶,小孔径侧的峰值(D1)的峰顶存在于细孔径140~220nm的范围内,大孔径侧的峰值(D2)的峰顶存在于细孔径330~910nm的范围内。
另一方面,还将如下锂复合氧化物烧结体用作正极组成物(活性物质),该锂复合氧化物烧结体在通过水银压入法测定的细孔分布中,提供最大的微分细孔容积的峰值细孔径(Da)为0.8~5.0μm,提供最大的微分细孔容积的10%以上的微分细孔容积值的子峰值的细孔径(Db)为0.5~2.0μm。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输入输出特性提高的电池的正极、和具备该正极的电池。
根据1个实施方式,提供正极。该正极包括正极集电体和形成于正极集电体上的正极混合剂层。正极混合剂层包含正极活性物质。正极混合剂层具有在通过水银压入法得到的细孔径分布中存在比例最高且细孔径为D1的第1细孔、和在所述细孔径分布中存在比例第二高且细孔径是D2的第2细孔。细孔径D1以及细孔径D2满足关系式:0.03<D1/D2<0.8。第1细孔的合计体积V(D1)以及第2细孔的合计体积V(D2)满足关系式:2<logV(D1)/logV(D2)<6。
上述结构的正极能够实现输入输出特性提高的电池。
根据其他实施方式,提供电池。该电池具备第1实施方式的正极、和负极。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的正极中的细孔径分布的图表。
图2是概略地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的正极的部分剖切俯视图。
图3是第2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的电池的部分剖切立体图。
图4是图3的电池的A部的放大剖面图。
图5是概略地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电池所能够具备的一个例子的卷绕构造的电极群的部分剖切展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实施方式。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发挥相同或者类似的功能的构成要素,在全部附图中,附加同一参照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各图是用于促进实施方式的说明和其理解的示意图,其形状、尺寸、比例等有时与实际的装置不同,但关于这些能够参照以下的说明和公知的技术适当进行设计变更。
(第1实施方式)
根据第1实施方式,提供正极。该正极包括正极集电体和形成于正极集电体上的正极混合剂层。正极混合剂层包含正极活性物质。正极混合剂层具有:在通过水银压入法得到的细孔径分布中存在比例最高且细孔径是D1的第1细孔;以及在所述细孔径分布中存在比例第二高且细孔径是D2的第2细孔。细孔径D1以及细孔径D2满足关系式:0.03<D1/D2<0.8。第1细孔的合计体积V(D1)以及第2细孔的合计体积V(D2)满足关系式:2<logV(D1)/logV(D2)<6。正极混合剂层中的第1细孔以及第2细孔各自的合计体积是根据细孔径分布得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未经株式会社东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95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