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69157.X | 申请日: | 2014-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829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龚列谦;陈建胜;刘主光;陈晓雷;斯捷;潘世奇;林高翔;李矗;李勇;李武;郑贤舜;叶正策;钱碧甫;杨剑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温州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H02H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化 变电站 自动化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所提供的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方法及系统,包括:接收配电网区域管理器发送的区域内配电网运行数据信息,所述区域为配电网中包含一条或多条馈线的区域;根据所述数据信息监控区域内配电网的运行状态,生成相应的控制命令并发送至对应的配电网区域管理器,利用所述配电网区域管理器对区域内的故障进行定位、隔离以及非故障区域供电的恢复。本发明中的变电站能够通过配电网区域管理器对发生故障的区域进行隔离,从而实现了变电站对配电网内部故障进行局部隔离的目的,避免了因而导致的配电网及变电站运行不可靠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变电站自动化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并且,其涵盖的内容也越来越多。特别是随着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大范围推广,使得人们对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要求也更加地深入、全面。
数字化变电站技术是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变革,其对变电站自动化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数字化变电站的三个主要特征是:一次设备智能化、二次设备网络化和符合IEC61850标准(基于通用网络通信平台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唯一国际标准),即数字化变电站内的信息全部做到数字化,信息传递实现网络化,通信模型达到标准化,通过各种设备和功能共享统一的信息平台,使得数字化变电站在系统可靠性、经济性、维护简便性方面均比常规变电站有了大幅度提升。
但是,目前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并未达到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全部要求,这是因为现有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自动化范围只局限于变电站内,并未延伸至配电网以及馈线内,当配电网内部发生故障时,变电站不能对配电网内部的故障进行局部隔离,而只能通过切断整条馈线来进行故障的隔离,这必然会导致馈线全线停电,不利于配电网及变电站的可靠运行。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变电站不能对配电网内部的故障进行局部隔离,而导致的配电网及变电站运行不可靠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方法,包括:
接收配电网区域管理器发送的区域内配电网运行数据信息,所述区域为配电网中包含一条或多条馈线的区域;
根据所述数据信息监控区域内配电网的运行状态,生成相应的控制命令并发送至对应的配电网区域管理器,利用所述配电网区域管理器对区域内的故障进行定位、隔离以及非故障区域供电的恢复。
优选的,在接收配电网区域管理器发送的区域内的配电网运行数据信息之前,还包括:
对配电网区域管理器进行标准建模,使其能够与所述变电站进行数据交互。
优选的,所述配电网的运行数据信息是所述配电网区域管理器通过采集配电终端的数据信息获得的。
优选的,所述配电网区域管理器能够采集区域内配电终端的数据信息,根据所述数据信息监控区域内配电网的运行状态,并生成相应的控制命令,来对区域内的故障进行定位、隔离以及非故障区域供电的恢复。
优选的,所述配电网区域管理器为多个,每个配电网区域管理器负责一个区域内配电网运行状态的监控、故障的定位、隔离以及非故障区域供电的恢复。
一种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配电网区域管理器发送的区域内配电网运行数据信息;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数据信息监控区域内配电网的运行状态,并生成相应的控制命令;
发送单元,用于将生成的控制命令发送至对应的配电网区域管理器。
优选的,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温州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温州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91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微电网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
- 下一篇:电力电缆取电装置及电缆肘形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