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收制品及其表面层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68697.6 | 申请日: | 2014-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733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杨锟;朱记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红叶纸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13/511 | 分类号: | A61F13/511;A61F13/5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何青瓦 |
地址: | 21512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收 制品 及其 表面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纸尿裤、女性用吸收制品、成人失禁用品等吸收制品及其表面层。
背景技术
现有吸收制品的基本结构组成大都包括表面层、吸收芯层、不透液底层以及单片包装层,其中吸收芯层通过胶粘结设置在表面层与不透液底层之间。其中表面层为吸收制品在使用过程中接触使用者皮肤的表面,不透液底层为吸收制品在使用过程接触衣物的表面,体液透过吸收制品的表面层被吸收芯层吸收以及储存,不透液层可防止体液渗漏。
现有的该种结构的吸收制品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下述问题:当表面层采用棉质感较强的材料,如无纺布/水刺布时,该吸收制品在使用时其接触皮肤的表面具有较好的舒适感,但是由于棉质材料的液体渗透效果较差,使得体液由表面层渗透至吸收芯层的速度较慢,且存在体液部分残留在表面层的情况,从而导致了吸收制品的接触皮肤的表面层不够干爽,使吸收制品的舒适度下降。当表面层采用液体渗透效果较佳的材料,如打孔膜时,体液由表面层渗透至吸收芯层的速度较快,吸收制品在使用过程中较为干爽,但是由于打孔膜等较棉质材料来说,其透气性较差,也不够柔软,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粘腻感,以及不柔软感,使吸收制品的舒适度下降。
为了改善上述问题,目前市面上出现了三片式设计的吸收制品,该制品的表面层沿制品纵向的左右两侧部分采用棉质感较强的材料,如无纺布等,表面层沿制品纵向的中间部分采用液体渗透效果较好的打孔膜。该种结构的吸收制品存在的问题是:沿制品纵向的两端的中间区域的打孔膜仍然会造成较强的摩擦感,降低了吸收制品的舒适度。
市面上也出现了具有复合的表面层的吸收制品,该吸收制品的表面层是由柔软舒适的棉质材料,如无纺布和渗透效果较好的材料,如打孔膜复合而成的,其中棉质材料层设置在接触使用者皮肤的一侧,渗透材料层设置在棉质材料层和吸收芯体之间。但由于无纺布自身的存水率会造成面层潮湿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同时兼顾舒适性能和吸水性能的吸收制品及其表面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吸收制品的表面层,该表面层包括接触层和渗透层,接触层包括多个纤维团,纤维团间隔且凸出设置于渗透层上,并用于接触肌肤,纤维团的柔软度及疏水性大于渗透层。
其中,纤维团通过超声波结合的方式或者通过3D打印的方式设置于渗透层上。
其中,纤维团由PE纤维或PET纤维制成。
其中,纤维团的密度为10-60个/mm2。
其中,纤维团的密度为20-55个/mm2。
其中,纤维团的密度为30-40个/mm2。
其中,纤维团的高度为0.5-1.5mm。
其中,纤维团的高度为0.7-1.2mm。
其中,纤维团的高度为0.8-1mm。
其中,渗透层的中央位置处的纤维团的高度大于渗透层的边缘位置处的纤维团的高度。
其中,渗透层的中央位置处的纤维团的密度大于渗透层的边缘位置处的纤维团的密度。
其中,渗透层上设置有开孔,且渗透层的开孔率为25%-45%,开孔的孔径为0.1-0.8mm,纤维团对开孔的覆盖率不超过20%。
其中,渗透层的开孔率为30%-40%,开孔的孔径为0.2-0.6mm,纤维团对开孔的覆盖率不超过1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吸收制品,该吸收制品包括吸收芯层、不透液层以及如上所述的表面层,吸收芯层设置于表面层的渗透层和不透液层之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吸收制品的表面层包括接触层和渗透层,接触层包括多个间隔且凸出设置于渗透层上的纤维团,纤维团与皮肤接触且其柔软度及疏水性均大于渗透层;使得体液能够经过纤维团导流后经渗透层完全渗入吸收制品的吸收芯层中,接触层具有优于渗透层的柔软度,确保肌肤接触时有较好的舒适感,且体液不会在与肌肤接触的接触层上停留,使得接触层能够保持足够的干爽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吸收制品的表面层的较佳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红叶纸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金红叶纸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86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极片辊压设备
- 下一篇:RTK测量设备的电池盖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