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景观塔型水体曝气和生物净化装置及净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68263.6 | 申请日: | 2014-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31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沛芳;王超;钱进;侯俊;范秀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4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15 | 代理人: | 沈根水 |
地址: | 210098***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景观 水体 生物 净化 装置 方法 | ||
1.景观塔型水体曝气和生物净化装置,其特征是塔型结构,包括出水孔,溢流池,出水渠,其中溢流池的中央是出水孔,出水渠与出水孔相通;所述的溢流池的外围设有若干层功能层,每个功能层内包括生物球净化区、景观水生植物区,其中景观水生植物区设在生物球净化区的外围,溢流池的一端连接输水管,输水管的另一端上安装水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塔型水体曝气和生物净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水生植物区内装有基质,基质上有水生植物,生物球净化区内装生物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塔型水体曝气和生物净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生物球净化区内装有a导流板,b导流板,c导流板,d导流板,各导流板间是生物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塔型水体曝气和生物净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塔型结构:其四周围墙采用砾石和水泥进行构建,高度为50~100cm,厚度为10~15cm,底部采用钢筋混凝土进行构建,厚度为8~12cm;同时还可以根据景观需要和地形条件设计为圆形、椭圆形,矩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景观塔型水体曝气和生物净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导流板对污水在纵向上进行导流,以使污水与生物球充分接触,单层底部出水堰设计为斜面结构,与水平面的夹角度数为3°~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塔型水体曝气和生物净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溢流池:半径和高度相等,R=H;高为50~100cm;半径为50~100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塔型水体曝气和生物净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生物球净化区和景观水生植物区;深度为50~100cm,景观水生植物区的宽度为20~30cm,出水渠的宽度为50~100cm,深度为20~50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塔型水体曝气和生物净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生物球净化区:其宽度为130~230cm;内部设置4个纵向导流板,其中a导流板高度高于b导流板,b导流板高度高于d导流板,c导流板的高度高于b导流板和d导流板的高度;d导流板的高度高于单层底部出水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塔型水体曝气和生物净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生物球由聚烯烃塑料制成球形的聚烯烃塑料骨架与以醛化纤纶为材料的软性纤维填料构成,其比表面积范围为2500~4000m2/m3,密度为 3.5~7kg/m3,生物球净化球直径为5cm。
10.如权利要求1的景观塔型水体曝气和生物净化流程,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1)来自人工湿地或者污水处理厂尾水的污水由水泵提升,经输水管输送至溢流池;
2)在溢流池灌满之后,污水将以跌水的方式进入本装置的第一功能层;
3)在a导流板,b导流板,c导流板,d导流板的作用下,污水将与生物球净化区的生物球分接触;
4)在此接触过程中,生物球上附着的生物膜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物质;
5)然后污水流经景观水生植物区后跌水曝气增氧至下一功能层,以此往复,最终进入人工湿地或出水渠中;
6)为保证出水水质,污水在本装置内的停留时间HRT至少为6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826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电压采样电路
- 下一篇:自适应宽量程电流电压转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