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交换系统及其换热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068228.4 | 申请日: | 2014-0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799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B39/00 | 分类号: | F25B3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 系统 及其 换热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换热器,其包括至少两层换热片,每层换热片包括下集流管、上集流管、连接上下集流管的多个微通道扁管以及设置于微通道扁管之间的翅片,在第一层换热片的下集流管上设置有制冷剂入口管,在最末层换热片的上集流管设置有制冷剂出口管,在前一层换热片的上集流管与后一层换热片的下集流管之间设置有连接通道,制冷剂从前一层换热片经所述连接通道进入后一层换热片,所述制冷剂在每层换热片的微通道扁管内均由下向上流动。本发明的换热器,所述制冷剂在每层换热片的微通道扁管内均由下向上流动,能够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交换领域,特别是关于多层平行流换热器领域。
【背景技术】
换热器作为一种热交换器件,在许多需要进行热交换的领域都会用到,特别是在空调中,换热器是空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因为平行流换热器具有制冷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耐压能力强等特点,平行流换热器在空调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平行流换热器主要由微通道扁管、散热翅片和集流管组成。在微通道扁管的两端设有集流管,用于分配和汇集制冷剂。在相邻的微通道扁管之间设有波纹状的或带有百叶窗形的散热翅片,用以强化换热器与空气侧的换热效率。
平行流换热器因为体积小,同样的空间可以设置成多层,多层的平行流换热器因为制冷剂流经的路径较长,所以换热性能也更好。
请参考图1,图1所示的为现有双层平行流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1'为换热器制冷剂进口管,2'为制冷剂出口管,3'、4'、5'以及6'为集流管,7'为翅片,8'为微通道扁管。进口管1'设在集流管3'上,出口管2'设在集流管6'上。集流管3'和集流管6'平行相邻排布,集流管4'和集流管5'也平行相邻排布,且在集流管4'和集流管5'的贴合面上设有通孔使两者内腔连通。微通道扁管8'相互平行排列,两端部分别与集流管3'和集流管4'相配合或者是与集流管5'和集流管6'相配合。翅片7'设置在相邻的微通道扁管8'中间。
图1中的箭头表示制冷剂在换热器中的流动方向。制冷剂首先从进口管1'流入到集流管3',经过分配后通过微通道扁管8'流到集流管4',然后通过集流管4'与5'间的通孔进入到集流管5'中,接着经微通道扁管8'流到集流管6'中,最后从出口管2'流出换热器。
现有的这种多层换热器,其制冷剂从集流管4'进入集流管5'之后从集流管5'流向集流管6'时是从上往下流的,因为集流管5'内的制冷剂是气体和液体的混合状态,当制冷剂从集流管5'向下流动时,此时液态的制冷剂由于重力会更容易向下流动,而气态的制冷剂由于重量较轻,更倾向于向上运动,此时液态的制冷剂和气态的制冷剂在集流管5'内会形成堵塞,流动不畅,影响换热效率。另外,当制冷剂从集流管5'流向集流管6'时是从上往下流时,液态的制冷剂因为重力的作用,可能直接从微通道扁管8'的内腔的管道中心从上端集流管5'直接掉落至下端集流管6',此时液态制冷剂未与换热器的微通道扁管通道8'的腔壁接触,而气态的制冷剂被挤压至与微通道扁管8'的内腔壁接触,而换热器的微通道扁管通道与周围的空气接触进行热交换,当液态制冷剂未与微通道扁管通道的腔壁接触而直接掉落至下端集流管时,该部分液态制冷剂的换热效果即大打折扣,因此换热效果不理想,降低了换热器的换热性能。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换热器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性能更好的换热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性能好的热交换系统。
为达成前述目的,本发明一种换热器,其包括两层换热片,每层换热片包括下集流管、上集流管、连通上下集流管的多个微通道扁管以及设置于微通道扁管之间的翅片,在第一层换热片的下集流管上设置有制冷剂流通开口,在第二层换热片的上集流管设置有制冷剂流通开口,在第一层换热片的上集流管与第二层换热片的下集流管之间设置有连接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通道的流通通道大于所述微通道扁管的流通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82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传动单元及其齿轮齿条升降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大型陶马修复专用支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