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浴加热固定架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067760.4 | 申请日: | 2014-0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1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 发明(设计)人: | 韩志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志萍 |
| 主分类号: | B01L9/00 | 分类号: | B01L9/00;B01L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袁彩君 |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浴 加热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仪器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浴加热固定架。
背景技术
水浴加热是一种实验室常用的加热方法,它的特点是加热温度一般不超过100℃。所需温度有水浴锅控制,水浴锅体积不宜太小,否则易引起加热温度不均匀。需要加热的样品一般盛放于烧杯或锥形瓶内,烧杯或锥形瓶放于水浴锅中间的托板上,托板以下是加热管,托板以上的水层不宜太高,否则由于水的浮力使烧杯或锥形瓶倾倒,导致实验失败。由于托板以上的水层不能太高,往往使瓶内样品上下受热不均匀,导致实验误差增大。而且在取放加热器皿时,由于水蒸气温度较高,给操作者带来不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浴加热固定架,该固定架不仅能保证加热器皿内的溶液均匀受热,还能避免水浴锅内各加热器皿之间发生碰撞。
本发明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一种水浴加热固定架,包括底座,底座上纵向设置至少3个支柱,每个支柱的在相同的高度位置有一折弯部,各支柱按圆形排列形成容纳腔,容纳腔呈桶装,容纳腔底部的面积小于折弯部围成的面积。
由于容纳腔底部的面积小于折弯部围成的面积,加热器皿位于容纳腔时,加热器皿的底部被托在支柱的底部,加热器皿的底部不与底座接触,加热器皿的底部更不会与水浴锅的托板相接触,保证了加热器皿内的溶液受热均匀。
另一方面,由于各加热器皿的外壁之间有了支柱的间隔,使加热器皿不会发生碰撞。特别是学生做教学实验时,水浴锅内会放置大量的加热器皿,该方案能很好地防止它们发生碰撞。
作为改进,所述支柱在其折弯部以上的部分朝着容纳腔的竖直中心线倾斜设置。
该方案使支柱能卡住加热器皿,使加热器皿不会因为晃动而倾倒。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支柱中空,支柱内设置有可沿着支柱滑动的拉杆,支柱与拉杆之间设置有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弹性嵌设于拉杆表面的滚珠和开设于支柱的通孔,滚珠的大小与通孔的大小相应,通孔的数量至少为2个,弹珠经过通孔时弹性地卡在通孔内实现拉杆与支柱的锁定。
该方案采用伸缩伞柄的锁紧机构,使固定架可以根据加热器皿的种类、高低和大小、以及水浴锅内水位的高低适时地作出调整。
作为再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拉杆的顶部设置有手持部。
手持部方便将固定架从水浴锅内取出。
作为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支柱之间周向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位于支柱折弯部以下的部分。
由于加热器皿及加热器皿内的溶液均会压在支柱折弯部以下的部分,加强筋能保证其强度。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设计合理、功能实用的优点,适合不同类型、不同高低的加热器皿,并能保证加热器皿内的溶液均匀受热,克服由于水浮力造成的加热器皿倾倒,避免水浴锅内各加热器皿之间发生碰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使用状态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1、底座;2、支柱;3、折弯部;4、容纳腔;5、拉杆;6、滚珠;7、通孔;8、手持部;9、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水浴加热固定架,包括圆形的底座1,底座1为铁制品。底座1上纵向设置6个支柱2,支柱2为不锈钢管。显而易见的,支柱2的数量至少3个,能保证能夹住加热器皿即可。每个支柱2在相同的高度位置有一折弯部3,各支柱2按圆形排列形成容纳腔4,容纳腔4呈桶装,容纳腔4底部的面积小于折弯部3围成的面积。支柱2在其折弯部3以上的部分朝着容纳腔4的竖直中心线倾斜设置。支柱2之间周向设置有加强筋9,加强筋9位于支柱2折弯部3以下的部分。图2示出了该固定架的使用状态图,固定的是烧杯。实施例2
如图3所示,一种水浴加热固定架,包括圆形的底座1,底座1为铁制品。底座1上纵向设置3个支柱2,支柱2为中空的不锈钢管,支柱2内设置有可沿着支柱2滑动的拉杆5,拉杆5的顶部设置有手持部8。
支柱2与拉杆5之间设置有锁紧机构。锁紧机构包括弹性嵌设于拉杆5表面的滚珠6和开设于支柱2的通孔7,滚珠6的大小与通孔7的大小相应,弹珠6经过通孔7时弹性地卡在通孔7内实现拉杆5与支柱2的锁定。通孔7的数量为3个,可实现拉杆5高度的三级调节。通孔7的数量至少为2个,2个通孔7可实现拉杆5高度的二级调节。支柱2与拉杆5之间的锁紧机构还可以采用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志萍,未经韩志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77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螺旋溜槽的给矿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无针注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