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氯-5-(3’-N-Boc-吡咯基)吡啶的化学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67232.9 | 申请日: | 2014-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08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朱金丽;张彦;朱西挺;陈玥竹;田丹;田亮;朱亮亮;洪传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01/04 | 分类号: | C07D40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张晓霞 |
地址: | 22601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boc 吡咯 吡啶 化学合成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3‑氯‑5‑(3’‑N‑Boc‑吡咯基)吡啶的化学合成方法。本发明以3‑氯‑5‑吡啶甲醛为原料,经五步反应简易合成了3‑氯‑5‑(3’‑N‑Boc‑吡咯基)吡啶,为该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种高效合成的方法。主要步骤如下:(A)将3‑氯‑5‑吡啶甲醛、甲氧酰甲基磷叶立德和氢化钠,加入四氢呋喃或甲苯溶剂中,控制反应温度,合成了3‑(5’‑氯吡啶基)丙烯酸甲酯;反应合成3‑(5’‑氯吡啶基)‑4‑硝基丁酸甲酯;制备4‑[3‑(5’‑氯吡啶基)]戊内酰胺;反应得到3‑氯‑5‑(3’‑吡咯基)吡啶;将3‑氯‑5‑(3’‑吡咯基)吡啶和Boc酸酐,加入四氢呋喃和水或丙酮和水的混合溶剂中,加入碱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反应得到3‑氯‑5‑(3’‑N‑Boc‑吡咯基)吡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3-氯-5-(3’-N-Boc-吡咯基)吡啶的化学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吡咯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五元氮杂环化合物,广泛地存在于整个自然界,常常具有重要的生理和药理活性。例如,吡咯衍生物在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能量转换以及彼此间各种信息的传递、死亡、腐烂等过程中都有参与。因此,研究吡咯化合物的合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氯-5-(3’-N-Boc-吡咯基)吡啶作为一种重要的吡咯衍生物,在心血管和抗癌药物中有着大量需求,因此对该化合物的合成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3-氯-5-(3’-N-Boc-吡咯基)吡啶的高效化学合成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3-氯-5-(3’-N-Boc-吡咯基)吡啶的化学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以3-氯-5-吡啶甲醛为原料,经五步反应合成了3-氯-5-(3’-吡咯基)吡啶,合成路线如下:
所述的化学合成方法为:
(A)将3-氯-5-吡啶甲醛、甲氧酰甲基磷叶立德和氢化钠,加入四氢呋喃或甲苯溶剂中,控制反应温度,合成了3-(5’-氯吡啶基)丙烯酸甲酯;
(B)将3-(5’-氯吡啶基)丙烯酸甲酯和1,8-二氮杂[5,4,0]十一碳-7-烯(DBU),加入硝基甲烷中,控制反应温度,反应合成3-(5’-氯吡啶基)-4-硝基丁酸甲酯;
(C)将3-(5’-氯吡啶基)-4-硝基丁酸甲酯溶于甲醇或乙醇溶剂中,加入催化剂雷内镍,通入氢气,反应制备4-[3-(5’-氯吡啶基)]戊内酰胺;
(D)将4-[3-(5’-氯吡啶基)]戊内酰胺和氢化铝锂,加入到甲苯或四氢呋喃溶剂中,反应得到3-氯-5-(3’-吡咯基)吡啶;
(E)将3-氯-5-(3’-吡咯基)吡啶和Boc酸酐,加入四氢呋喃和水或丙酮和水的混合溶剂中,加入碱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反应得到3-氯-5-(3’-N-Boc-吡咯基)吡啶。
进一步的,在步骤A中,反应温度为-10-20℃。
进一步的,在步骤B中,反应温度为10-60℃。
进一步的,在步骤C中,加氢温度为10-60℃。
进一步的,在步骤D中,反应控制在回流状态。
进一步的,在步骤E中,反应温度为10-60℃,混合溶剂的体积比为1:0.5-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化学合成方法,以3-氯-5-吡啶甲醛为原料,经三步反应合成了7-硝基吲哚-3-甲酸叔丁酯,提高了收率,为该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种高效合成的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未经南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72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