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菜毯状苗育苗床土及其配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67082.1 | 申请日: | 2014-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192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冷锁虎;杨光;左青松;晋辰;朱庆洋;李苗苗;查霆;沙榴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卢亚丽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菜 毯状苗 育苗 及其 配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菜毯状苗育苗床土及其配制方法,属于农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稻收获后种植稻茬冬油菜是我国长江流域油菜生产的主要茬口布局。由于目前生产上水稻茬口往往较迟,水稻收获后已过了油菜适播期,再在大田直接播种往往会因为冬前生长时间太短而产量不高。育苗移栽是解决稻茬冬油菜茬口迟而不能高产的有效办法,在生产上得到大面积应用,对提高我国油菜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传统的育苗移栽采用苗床育苗、人工拔苗移栽,这种方式全部依赖手工劳动,使用人工多、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在农村劳动力日趋紧张的情况下,已很难适应生产要求,严重制约着农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
我国是世界油菜生产大国,面积和总产均居全球首位。菜籽油占国产植物油总量的40%以上,在国内食用油市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近年来,随着其它大田作物机械化生产的逐步普及,油菜用工多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农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越来越低,我国油菜种植面积正逐年下降。
目前油菜机械化收获技术已基本成熟,因此机械化移栽成为油菜生产发展的主要限制因子。
申请号为201210418971.9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油菜毯状苗培育方法,利用标准水稻育秧盘培育油菜毯状苗,然后借助稍加改装的水稻插秧机进行快速栽插,高速高效,省工节本。这一技术为解决油菜机械化移栽提出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在传统的油菜育苗中,床土的主要功能是支撑作用和为菜苗提供合理的营养。而在毯状苗育苗中,床土成为形成毯状苗的主要载体,其不仅要为菜苗提供合理的营养成分,自身的物理结构也直接影响着毯状苗的形成质量和移栽时机器取苗质量。该专利提出了油菜毯状一整套培育方法,并且成功培育出了油菜毯状苗。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有不少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如在形成毯状苗方面存在如下问题:
1、油菜的根为直根系,根的数量没有水稻多,根强度也没有水稻大,因而在单纯的土壤中很难形成强度足够的毯状苗。该专利提出通过在秧盘底部铺垫无纺布,借助无纺布纤维弥补油菜根系的欠发达。该方法虽然能够培育出毯状苗,但由于菜苗根系在无纺布内相互交织,插秧头对毯状苗切分过程中的撕扯作用对根系损伤很大,造成移栽后活棵慢,缓苗时间长,浪费了宝贵的冬前生长时间。
2、如果不使用无纺布,则形成的毯状苗由于强度不够,在从秧盘取苗装机过程中容易发生碎裂。同时由于这种毯状苗结构比较疏松,插秧头取苗时苗土很容易从根系脱落,造成根系带土量很少,移栽后活棵慢,缓苗时间加长。
在菜苗的营养供应方面存在如下问题:
1、该专利提出每盘加入45%(质量百分比)含量的氮磷钾三元复合肥6-8g拌土。实际生产过程中发现,这样的施肥量,特别是施氮量是远远满足不了菜苗需求的,造成菜苗生长缓慢,叶色发红,植株矮小,体内C/N比过高,菜苗移栽到大田所活棵缓慢,生长迟缓。
2、该专利未考虑床土中硼肥的施用。实际上硼肥对菜苗的生长发育是很重要的,苗期有一定的需求量。
另外,用该专利培育的毯状苗经常发生局部死苗现象。经研究发现,主要是由于在秧盘育苗密度远远大于在秧田中育苗,土壤中携带的病菌容易繁殖,再加上由于密度大而造成菜苗抵抗力下降,所以会发生死苗现象。因此,必须考虑床土的消毒杀菌问题。
因而,针对油菜毯状苗的培育特征,有必要结合实际情况设置专门的床土配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油菜毯状苗培育专门用床土配方,为油菜提高毯苗的育苗质量及大田生产高产奠定基础。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油菜毯状苗育苗床土配方方法包括如下内容:
1、备土。取无污染的前茬非十字花科作物的表层土壤过筛,筛孔网眼边长优选为4mm。
2、消毒。在床土中拌入杀菌剂进行消毒杀菌,清除病源。
3、拌肥。每个秧盘土中拌入纯氮2.5-3g,磷(P2O5)和钾(K2O)各1.5-2g,硼砂0.15-0.25g,并混匀。另外,在床土中拌入100-200g经腐熟的有机肥将有利于床土形成有利于植物生长的胶团粒结构,及肥效的持续供应。所述秧盘是长、宽、高分别为58cm、28cm、3cm的水稻育苗硬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70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固性复合材料连续管的生产线
- 下一篇:热灸组合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