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稠油井调剖剂及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067046.5 申请日: 2014-02-26
公开(公告)号: CN104863554A 公开(公告)日: 2015-08-26
发明(设计)人: 孟叶;林军;张洪驰;刘忠祥;孟强;郭金鹏;姜城;樊金明;齐国超;范宏岩;王鸽;孟鑫;孙振彪;迟红军;王天可;张晓莉;郭丹;刘杰;赵梓涵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E21B43/22 分类号: E21B43/22;C09K8/58
代理公司: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代理人: 姚亮
地址: 100007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油井 调剖剂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超稠油井调剖剂及应用,属于石油开采的化学助剂领域。

背景技术

超稠油井目前主要采用蒸汽吞吐的开采方式,随着开发轮次的升高,逐渐暴露出油井吞吐效果变差、产量递减幅度大等问题,通过对超稠油蒸汽吞吐规律和影响因素的分析,认为油井吞吐效果变差的主要原因,一是油层动用状况不均,平面汽窜严重,使大量的地下原油得不到动用;二是地层亏空加大,地层压力下降,油层供液能力随之下降,表现为油井周期日产水平下降,生产期延长;三是由于地下存水的影响,蒸汽率先与水接触,热利用率降低。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超稠油井调剖剂及其应用,减少平面气窜对驱油的影响,弥补地层亏空,增加地层压力,减少地下存水的影响,从而提高油井吞吐效果,提高产量。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超稠油井调剖剂,包括组合物a和组合物b;

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组合物a具有以下成分组成:水解聚丙烯酰胺0.5%-1%,有机交联剂0.5%-2%,热稳定剂0.1%-0.5%,缓成胶剂0%-1%,余量为水;

所述组合物b包括气体生成剂和表面活性剂,其中,所述气体生成剂为液态二氧化碳或者尿素:当所述气体生成剂为液态二氧化碳时,所述液态二氧化碳与所述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80-100)∶(6-8);当所述气体生成剂为尿素时,所述尿素与所述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70-150)∶(5-12)。

上述超稠油井调剖剂加入气体生成剂后,随着时间延长,膨胀倍数增加,能够使凝胶体系进入普通凝胶无法进入的空间,封堵半径增大;同时,能够弥补地层亏空,增加地层压力,使得更多剩余油回流到井筒中。

上述的超稠油井调剖剂中,优选的,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组合物a具有以下成分组成:水解聚丙烯酰胺0.8%,有机交联剂0.8%-1.1%,热稳定剂0.25%,缓成胶剂0.1%-0.15%,余量为水。

上述的超稠油井调剖剂中,优选的,所述水解聚丙烯酰胺使用分子量为800万-1000万,水解度为25%的水解聚丙烯酰胺。加入水解聚丙烯酰胺具有两方面作用:一是调剖作用,由于溶液中加入聚丙烯酰胺,常温下可形成液相凝胶,增加溶液粘弹性,混合溶液注入油层后,优先进入高渗层,填充大孔道,减少地下存水的影响,阻止后续注入的表面活性剂全部进入高渗层而损耗,从而减少平面气窜对驱油效果的影响;二是稠化作用,由于聚丙烯酰胺可以增加复合体系的粘稠度,减缓碱液和表面活性剂的扩散速度,防止碱液和表面活性剂在近井地带全部反应,无法向油层深处波及。

上述的超稠油井调剖剂中,优选的,所述有机交联剂为酚醛树脂。加入酚醛树脂与水解聚丙烯酰胺发生作用,能够增加凝胶强度,能够更快的生成凝胶体系,同时通过控制有机交联剂的加入量而使得成胶时间可控,有利于更好地封堵较严重的气窜。

上述的超稠油井调剖剂中,优选的,所述热稳定剂为铝酸酯偶联剂。加入铝酸酯偶联剂能够使得凝胶更加耐温,在高温高压下保证凝胶体系的持久性。

上述的超稠油井调剖剂中,优选的,所述缓成胶剂为草酸。加入草酸并调整用量,能够根据油井实际需要有效控制成胶时间。

上述的超稠油井调剖剂中,优选的,所述表面活性剂为烷基酚磷酸酯盐,优选十二烷基酚磷酸钠。加入烷基酚磷酸酯盐作为表面活性剂,能够与蒸汽、CO2及前期凝胶体系在地层内形成大量丰富泡沫,泡沫在地层孔隙中形成贾敏效应,以此来封堵高渗层或汽窜层,减少地下存水和气窜层的影响,起到调剖作用;同时能显著降低地层层段的表面张力,有效的改变地层润湿性,剥离岩石表面油膜,并能与蒸汽冷凝水、稠油形成良好水包油乳状液,促进油藏中稠油顺利采出,提高采收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的超稠油井调剖剂在超稠油井调剖中的应用,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水解聚丙烯酰胺、有机交联剂、热稳定剂和缓成胶剂与水搅拌混合,制成组合物a,注入到油井中,当油井注入压力达到3-10MPa时停止注入,或者注入量控制为组合物a设计量的一半,候凝;

步骤二,将由气体生成剂与表面活性剂混合而成的组合物b压入油井中;

步骤三,再次向油井中注入组合物a,当油井注入压力达到15MPa时停止注入,或者注入量为步骤一中组合物a的剩余设计量;

步骤四,注入清水,完成作业。清水一般情况为30m3左右,主要是根据油井井深确定,保证井下药剂全部注入地层,环空及油管里尽可能没有药剂残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70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