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天线端口防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64134.X | 申请日: | 2014-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950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李炎新;高成;苏丽媛;郭飞;邱实;江志东;石立华;陆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H9/04 | 分类号: | H02H9/04;H02H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天线 端口 防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天线端口防雷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无线发射和接收的天线端口防雷装置。
背景技术
闪电是雷暴云中的电荷放电,是非常强的自然界电流。强大的雷电流如果击中无线电通信天线,会直接烧毁通信设备。甚至在天线附近的闪电引起的雷电电磁脉冲也能破坏天线设备。因此非常有必要在通信天线的端口安装一种雷电防护装置,再与大地连接,将雷电流或雷电电磁脉冲泄放到大地,从而保护通信设备。目前的雷电防护装置防护方法是在天线端口加装浪涌保护器(SPD),如气体放电管、氧化锌压敏电阻(MOV)、瞬变电压抑制二极管(TVS)等,对雷电产生的过电压/过电流进行泄放。但是这些SPD器件本身有电容效应,有的等效电容还比较大,比如MOV、TVS的等效电容达几百皮法以上。对于高频通信的天线来说,这些SPD器件虽然能对雷电起到防护作用,但其等效电容会产生很大的插入损耗,严重影响无线电通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目前无线发射和接收的天线端口防雷装置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设计一种既能有效泄放雷电引起的过电压/过电流,又不影响正常通信的天线端口防雷装置。
利用匹配和滤波设计技术,将SPD的等效电容合理配置到天线网络中,可以很好地减小SPD等效电容的影响,同时对雷电低频信号起到滤波作用,提高防雷效果。整个天线端口SPD防雷电网络为π型结构,π型防雷网络的三级分别为:输入级的MOV压敏电阻、隔离级电感和输出级TVS瞬变电压抑制二极管。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输入级包括MOV压敏电阻、电感和微调电容。MOV压敏电阻起到大电流泄放和过电压箝位作用。MOV压敏电阻的等效电容与电感组成并联谐振电路,谐振频率为天线的工作频率,使其不影响天线正常工作。所述的电感由粗导线制作。调整微调电容起到谐振频率微调的作用,便于精确调整输入级的谐振频率。
隔离级由电感起隔离作用,并与可调电容串联构成串联谐振电路,使其不影响天线正常工作。所述的电感由粗导线制作。调整可调电容使串联谐振频率等于天线的工作频率。
输出级包括对浪涌响应速度快的TVS瞬变电压抑制二极管、电感和微调电容。TVS瞬变电压抑制二极管进一步泄放残余的过电流/电压。TVS瞬变电压抑制二极管的等效电容与电感组成并联谐振电路,谐振频率为天线工作频率,使其不影响天线正常工作。所述的电感由粗导线制作。调整微调电容起到谐振频率微调作用,便于精确调整输出级谐振频率。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
1、整个雷电防护装置由π型结构三级构成,分级防护,防护效果好。
2、利用天线的匹配和滤波设计技术,将SPD的等效电容合理配置到天线网络中,可以很好地减小SPD等效电容的影响,不影响天线的正常工作。
3、输入级和输出级的电感由导线实现,也具有很好的雷电流旁路功能,提高防雷效果。
4、每一级都有调整LC网络谐振频率的可调电容,使其谐振频率精确等于天线的工作频率,不影响天线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新型天线端口防雷装置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结合图1,1为露天天线,有可能遭受雷击,引入雷电电流。2为氧化锌压敏电阻,当天线引入雷电电流时,表现为很低的电阻值,泄放雷电电流,通流能力很强。正常通信时氧化锌压敏电阻2有等效电容CMOV约几百皮法,对高频的通信信号起旁路作用,引起很大的插入损耗。为了抵消2这种不良影响,引入由粗导线制作的电感3,电感值为LP1。调整导线的长短,使LP1与CMOV构成天线匹配滤波电路,形成并联谐振,谐振频率等于天线的通信频率。4是微调电容,电容值为CP1,为中心频率微调电容,使并联谐振频率精确等于天线的通信频率。2、3、4构成整个防护装置的输入级,有很强的通流能力,对雷电流进行泄放,而且不影响天线的正常通信。
结合图1,5是由粗导线制作的隔离电感,电感值为LS,起到隔离输入级与输出级的作用。为了克服电感5对通信信号的衰减,串联一个可调电容6,电容值为CS。电感5与电容6发生串联谐振,谐振频率等于天线通信频率。电感5与电容6构成输入级与输出级之间的隔离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41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