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驻车锁止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063975.9 | 申请日: | 2014-0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74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 发明(设计)人: | 于闯;傅灵玲;李清泉;罗大国;陈勇;吴成明;冯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63/34 | 分类号: | F16H63/3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64 | 代理人: | 李爱华 |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驻车锁止 装置 | ||
1.一种车辆驻车锁止装置,包括驻车棘轮(1)、驻车棘爪(2)及致动机构(3),所述致动机构(3)包括驱动所述驻车棘爪(2)在锁止位置与解锁位置间变换移动的压头(31),所述驻车棘爪(2)包括靠近所述驻车棘轮(1)的第一端部及与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所述压头(31)包括支撑架(310),所述支撑架(310)包括两个相对的支撑板(312)及连接所述两个支撑板(312)的第一连接板(313),所述两个支撑板(312)与所述第一连接板(313)围成收容空间(315),其特征在于,所述驻车棘爪(2)的背部于所述第一端部上沿所述驻车棘爪(2)的长度延伸方向向外延伸出一定位片(22),所述定位片(22)在所述驻车棘爪(2)位于锁止位置时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315)内,所述定位片(22)在所述驻车棘爪(2)位于解锁位置时从所述收容空间(315)内穿出并被所述支撑架(310)的第一连接板(313)挡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驻车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块(6),所述导向块(6)设于所述驻车棘爪(2)的上方,所述导向块(6)上设有导向槽(601),所述支撑架(310)上凸设有可以在所述导向槽(601)内滑动的滑块(318)。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驻车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318)凸设于所述两个支撑板(312)中的靠近所述导向块(6)的那个支撑板(312)上,所述定位片(22)在所述驻车棘爪(2)位于解锁位置时被所述支撑架(310)的第一连接板(313)挡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驻车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驻车棘爪(2)的背部于所述第一端部竖直向上形成有挡片(21),所述定位片(22)自所述挡片(21)的顶部沿所述驻车棘爪(2)的长度延伸方向向外延伸。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驻车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片(21)形成有挡面(210),所述驻车棘爪(2)的背部于所述第一端部上设有平面(201)及斜面(202),所述平面(201)连接在所述斜面(202)与所述挡面(210)之间,所述挡面(210)位于所述平面(201)的外侧,所述斜面(202)位于所述平面(201)的内侧,所述压头(31)包括上下叠置的位于所述收容空间(315)内的两个滚柱(311),所述两个滚柱(311)的两端分别安装于所述两个支撑板(312)上,位置靠下的那个滚柱(311)的底部向下露出于收容空间(315),在所述压头(31)移动时,位置靠下的那个滚柱(311)在所述斜面(202)及所述平面(201)上形成滚动接触直至被所述挡面(210)挡止,位置靠上的那个滚柱(311)与所述导向块(6)形成滚动接触并沿着所述导向块(6)滚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驻车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机构(3)还包括推杆(301)及弹性元件(302),所述推杆(301)包括靠近所述支撑架(310)的前端及与所述推杆(301)的前端相对且远离所述支撑架(310)的后端,所述推杆(301)的前端穿设所述支撑架(310)的第一连接板(313)并位于所述收容空间(315)内,所述弹性元件(302)套设于所述推杆(301)的前端并位于所述收容空间(315)。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驻车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机构(3)还包括致动轨板(32),所述致动轨板(32)与所述推杆(301)的后端及换档轴(7)连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驻车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301)的前端上设有凸块(304),所述弹性元件(302)夹设在所述凸块(304)与所述第一连接板(313)的内壁面之间,所述推杆(301)的中部设有限位法兰(303),所述限位法兰(303)位于所述收容空间(315)的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397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