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模块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063918.0 | 申请日: | 2014-0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042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8 |
| 发明(设计)人: | 魏本建;鲁怀敏;何向明;李建军;王莉;尚玉明;高剑;王要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东锂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沙洲职业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H01M2/1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鼎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311 | 代理人: | 哈达 |
| 地址: | 21569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容量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将多块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单体叠加集成电池组再压紧封装为大功率电池模块的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国内外的绿色能源产业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电动车行业、通讯行业及某些特种行业都开始广泛的使用高能量大功率的锂离子电池做为电源,并对电源模块的重量比和体积比及安全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长期以来,人们对电池的安全性、电池组的封装结构和生产效率等一直在进行各种研究。
锂电离子电池组电源是由多个锂离子电池单体组合封装而成。在大容量、高功率锂离子电源的生产中,通常是将电池单体进行串联组合实现高压,将电池单体进行并联组合提高容量。电池单体按照壳体的不同,有铝壳/钢壳电池和软包电池两种。铝壳/钢壳电池单体具有强度好,外部组装简便的优点,但其可塑性不及聚合物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当内部产生大量气体时,因外壳刚性较强不能排放内部气体,容易引起爆炸等安全事故。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单体具有设计灵活,安全性能好,导热导电性能好,适应温度宽,可大电流充放电等优点,并且基本解决了安全和寿命问题,成为目前用于制作大功率电源的首选产品。然而,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单体因其外包装为一层铝塑膜,整个单体较软,降低了电池的压实性,电芯包装膜很容易被刺破,降低了其安全性,如何有效保护电芯包装膜完好并保证电池的压实性成为电池组封装结构设计要解决的重点难题。
另一方面,在大电流充放电工作过程中,由于电池芯的发热,电池组的热量累积,会导致电池一致性降低,电池芯产生膨胀,影响了电池成组后各电池的一致性和均衡性的重要指标,从而降低了电池的循环寿命。如何有效的提高电池组的均热性能和散热性能,成为电池组封装结构设计要解决的另一重点难题。
安全性是动力电池的第一指标,如何从电池组的封装结构上提高电池组安全性,使电池组在大容量、高功率、高电压、大电流充放电的条件下安全运行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确有必要提供一种适用于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电池模块。
一种电池模块,包括电池组、第一底板、第二底板、立柱、弹性元件及散热片,该第一底板、第二底板及立柱组成框架结构,该电池组设置在该框架结构中,该电池组包括多个电池单体和多个电池隔板相互叠加设置,该电池隔板具有与该电池单体对应的形状,罩于该电池单体外部,该弹性元件对该多个电池单体和多个电池隔板在叠加方向上施加压力。
本发明的电池模块中电池隔板具有能够上下配合的结构,在保护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单体的同时,能将电池单体定位并形成外形规整的电池组,从而提高了使用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单体的电池组的稳固性及安全性。并且,该框架结构及弹性元件可以使该电池组中的多个电池单体及电池隔板相互压紧,从而使电池模块具有较好的压实性。该散热片能够使该电池模块具有较好的均热和散热性能。该电池模块能够对软包装锂离子电池进行简便灵活的封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电池模块的立体图。
图2是图1去掉部分散热片的电池模块的立体图。
图3是图1去掉部分散热片和电池组的电池模块的立体图。
图4是图1的电池模块的框架结构的组装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模块的电池组的爆破图。
图6是图5的电池组的立体图。
图7是图6的电池组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图5的电池组的主视图。
图9是在图4的框架结构的基础上组装散热机构的组装图。
图10是在图9的散热机构的基础上组装电池组的组装图。
图11是在图10的电池组的基础上组装弹性机构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东锂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沙洲职业工学院,未经江苏华东锂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沙洲职业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39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