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数据接口识别的移动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63302.3 | 申请日: | 2014-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667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郭伟;严翔翔;于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85 | 分类号: | G06F21/85;G06F21/6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方世栋;汤春龙 |
地址: | 20013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据 接口 识别 移动 设备 | ||
1.一种基于数据接口识别的移动设备,所述基于数据接口识别的移动设备包括:
接口控制单元,所述接口控制单元实时地监听至少一个数据接口,并且在发现外部设备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数据接口连接到该移动设备上时提示用户通过与识别单元的交互而完成识别操作,以及仅在所述识别操作的结果为“成功”时允许所述外部设备访问存储在所述移动设备中的数据;
至少一个数据接口,所述至少一个数据接口提供所述外部设备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
识别单元,所述识别单元协助所述接口控制单元执行针对所述外部设备的识别操作,其中,所述识别操作的方式是提示用户对所述移动设备进行解锁操作;
其中,所述移动设备还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预定的安全分级配置策略表,所述安全分级配置策略表定义所述移动终端中的不同数据的安全等级;以及,在所述识别操作完成后,所述接口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安全分级配置策略表控制所述外部设备访问存储在所述移动设备中的数据的权限;
其中,所述安全分级配置策略表包括能够由用户修改的第一部分和被锁定而无法由用户修改的第二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据接口识别的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操作包括如下项中任意一项或多项:
九宫格验证;密码验证;指纹识别;以及,人脸识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数据接口识别的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操作的方式由用户确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数据接口识别的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还存储设备特有信息表,所述设备特有信息表记录所述外部设备的特有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数据接口识别的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解锁操作成功完成后,所述接口控制单元提示用户是否记录该外部设备,并且如果用户指示记录该外部设备,则读取该外部设备的特有信息并将所述特有信息存储到所述设备特有信息表中,否则,不记录该外部设备的特有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数据接口识别的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当发现外部设备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数据接口连接到该移动设备上时,所述接口控制单元读取该外部设备的特有信息,并且将所读取的特有信息与所述设备特有信息表中记录的特有信息进行比对,如果所述设备特有信息表中存在与该外部设备的特有信息相匹配的记录,则直接允许所述外部设备访问存储在所述移动设备中的数据,而不进行识别操作,否则,提示用户通过与识别单元的交互而完成识别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据接口识别的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部设备已与所述移动终端进行数据通信的过程中,所述接口控制单元仍然能够根据实际需求指示所述识别单元执行相关的认证和/或识别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330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