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煤气发生炉进行降温、脱硫并处理污水的工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63260.3 | 申请日: | 2014-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3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苑卫军;李建胜;李金海;周金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科源环保技术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J3/06 | 分类号: | C10J3/06;C10J3/84;C02F1/04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明淑娟 |
地址: | 0633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气 发生 进行 降温 脱硫 处理 污水 工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气发生炉脱硫处理的工艺,具体的说是一种对煤气发生炉进行降温、脱硫并处理污水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带干馏段单出口煤气发生炉的出炉煤气温度约为400-600℃左右,在对煤气进行净化过程中,首先需要对煤气进行降温,以便对其进行净化处理。目前对煤气进行降温的方法是在带干馏段单出口煤气发生炉外设置单独的煤气冷却设备,利用水或空气等等介质对煤气进行直接或间接降温,由于炉外冷却设备的设置,致使煤气站的占地面积增加许多,同时增加了设备投资、设备维护费用及系统运行成本。
由于带干馏段单出口煤气发生炉在加煤过程的煤位落差,以及煤气气流携带的作用,带干馏段单出口煤气发生炉炉出煤气一般含有相当量的粉尘(煤粉),这不仅造成了大量的煤炭浪费,而且容易堵塞煤气管道后净化设备。
煤在带干馏段单出口煤气发生炉内的气化过程中,煤中的硫大部分会转化成H2S,存在于煤气中,这部分H2S在煤气燃烧过程中会转换为SO2而污染大气环境,所以煤气在燃烧前必须对其进行脱硫处理。目前对煤气脱硫处理,首先需要对煤气进行冷却和净化,使之成为洁净的冷煤气,然后采用湿法脱硫或干法煤气脱硫技术进行煤气脱硫,该技术属于炉外脱硫技术范畴。
目前各企业的生活污水大多通过污水管道送至污水处理厂处理,其工业污水大多采用自建的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一般都存在处理难度较大、处理成本较高、处理效果不甚理想,而且容易形成二次污染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对煤气发生炉进行降温、脱硫并处理污水的工艺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对煤气发生炉进行降温、脱硫并处理污水的工艺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将脱硫剂与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按1~2%的质量比在水箱内混合并搅拌均匀作为喷淋水,将喷淋水输送至设置在煤气发生炉顶部的喷淋装置内,喷淋装置向煤气发生炉内对刚入炉的煤层表面均匀喷洒喷淋水,煤料表面上喷淋水的水分和低沸点的物质被加热蒸发,随煤气导出炉外;脱硫剂均匀的吸附在煤料表面,随着煤料在炉内下移进入氧化层高温区与煤气进行固硫反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 喷淋水能够实现在煤气发生炉内对煤气进行降温,从而省去炉外对煤气进行降温的设备;并且,喷淋水能够减少煤气中粉尘携带量,在节约煤炭资源的同时,降低了煤气管道和设备的堵塞几率;脱硫剂吸附在煤料表面,与煤进行固硫反应,能够达到在炉内固硫的作用;采用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与脱硫剂进行配制得到喷淋水,从而实现能够处理污水的目的。
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是:
脱硫剂采用Na基、Ca基或Mg基其中的一种。
工业废水采用焦化废水。
煤料表面上难以蒸发的物质吸附在煤料上随煤料下行至煤气发生炉的氧化层处,未被燃烧裂解的物质随炉渣排出炉外。
喷淋水在水箱内混合后,由过滤器过滤后再进入储水箱,储水箱通过管路与喷淋装置连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流程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述本发明:
一种对煤气发生炉进行降温、脱硫并处理污水的工艺方法,参见附图1,图中:水箱1、过滤器2、储水箱3、带干馏段单出口煤气发生炉4、喷淋装置5、燃烧器6。
本实施例中,按如下步骤进行:将Na基脱硫剂与焦化废水按2%的质量比在水箱1内混合并搅拌均匀作为喷淋水,将喷淋水在水箱1内混合后,由过滤器2过滤后再进入储水箱3。过滤器3将喷淋水中的大于0.1毫米的颗粒杂质过滤掉。
储水箱3通过管路与置于带干馏段单出口煤气发生炉4顶部的喷淋装置5连通。喷淋装置5向带干馏段单出口煤气发生炉4内对刚入炉的煤层表面均匀喷洒喷淋水,增加煤料在炉内的干燥耗热,从而降低带干馏段单出口煤气发生炉4出口的煤气温度,达到煤气在带干馏段单出口煤气发生炉4内降温的目的;还可以对炉内煤层表面的煤粉起到抑制扬尘的作用,从而减少炉出煤气的粉尘携带量在节约煤炭资源的同时,降低了煤气管道和设备的堵塞几率,延长了煤气站无故障运行的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科源环保技术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唐山科源环保技术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32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