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法布里-珀罗带通滤波器作为激光谐振腔输出镜的激光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63226.6 | 申请日: | 2014-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94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忠;蔡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S3/08 | 分类号: | H01S3/08;H01S3/106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00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法布里 带通滤波器 作为 激光 谐振腔 输出 激光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器,尤其是涉及法布里-珀罗带通滤波器作为激光谐振腔输出镜的激光器。
背景技术
激光增益介质一般有多个发射波长,为了获取某个波长的激光输出,通常采用在输出镜上镀特殊膜系的方法,抑制其它波长的振荡。当被抑制的波长和希望输出的波长相距较远时,这种方法比较有效[Y.F.Chen,Appl.Phys.B70,475–478(2000)];当二者相距较近时,这种方法对膜系设计和镀制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Y.F.Chen,M.L.Ku,and K.W.Su,Opt.Lett.30,2107-2109(2005)];当两者非常接近时,该方法将不再有效,转而采用腔内放置一定角度法布里-珀罗标准具的方法[G.Shayeganrad,Y.C.Huang,L.Mashhadi,Appl Phys B108,67–72(2012)]。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法布里-珀罗带通滤波器作为激光谐振腔输出镜的激光器。
本发明设有泵浦光源、激光腔输入镜、激光晶体和激光腔输出镜;所述泵浦光源、激光腔输入镜、激光晶体和激光腔输出镜依次光连接,激光腔输出镜采用法布里-珀罗带通滤波器,激光腔输入镜与激光晶体的连接端面镀有薄膜,对泵浦光透射,对激光高反,所述激光腔输入镜与法布里-珀罗带通滤波器构成激光器谐振腔的两个反射镜,所有光学元件位于同一轴线上。
所述泵浦光源与激光腔输入镜之间可设有聚焦装置。
所述激光腔输出镜可设2个。
本发明基于法布里-珀罗带通滤波器作为激光腔输出镜的激光器,通过设计法布里-珀罗带通滤波器的通带位置和透过率,让希望被抑制的波长位于通带的中部以增大其损耗,让希望输出的波长位于通带的边缘或者通带之外以减小其损耗,从而获得期望的波长输出。
本发明通过设计法布里-珀罗带通滤波器的通带位置和透过率,让两个辐射强度不同的波长位在滤波器通带的不同位置,让辐射强度高的波长接近通带的中部以增大其损耗,让辐射强度低的波长位于通带的边缘或者通带之外以减小其损耗,从而获得双波长激光输出。
本发明采用两个通带位置不同的法布里-珀罗带通滤波器,第一个滤波器作为第一个波长的谐振腔镜,在实现第一个波长激光振荡的同时尽可能多的透过第二个波长的辐射(使第二个波长位于或者接近第一个滤波器通带的中心);第二个滤波器作为第二个波长的谐振腔镜,在实现第二个波长激光振荡的同时尽可能多的透过第一个波长的辐射(使第一个波长位于或者接近第二个滤波器通带的中心),可以实现双波长或者多波长的激光输出。
所述聚焦装置与激光晶体之间的激光器输入镜是可以被具有相同功能的、镀在激光晶体输入端的膜系替代的。
所述光学元件端面可以镀相应的薄膜以增加透射或者反射。
本发明采用法布里-珀罗带通滤波器作为激光输出镜,通过膜系设计让被抑制的波长处在法布里-珀罗滤波器的通带以增加其损耗,同时让希望输出的波长处在滤波器的通带边缘或者通带之外并获得一定的透过率,从而获得需要的波长和功率输出。法布里-珀罗带通滤波器是成熟的设计技术,不但容易制作,而且通带可以做得非常窄,可以适用于被抑制波长与希望输出波长间隔非常小的情况,其作为激光输出镜将具有潜在的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该谐振腔利用法布里-珀罗带通滤波器的通带抑制某个波长的振荡,从而获得另外一个波长的激光输出,非常适用于被抑制波长和期望输出波长相距较近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采用a切割Nd:YVO4作为激光晶体、采用一个法布里-珀罗带通滤波器作为激光腔输出镜的激光器的光路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采用a切割Nd:YVO4作为激光晶体、采用两个法布里-珀罗带通滤波器作为激光腔输出镜的激光器的光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1设有一个泵浦光源11、一个聚焦装置12、一个激光腔输入镜13、一个激光晶体14和一个法布里-珀罗带通滤波器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32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相重合闸
- 下一篇:一种自动化打端的DC插头的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