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六氟丁烯的合成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063098.5 | 申请日: | 2014-0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55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李洪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联创节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C21/18 | 分类号: | C07C21/18;C07C17/358 |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 地址: | 25508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丁烯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六氟丁烯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2008年以后,随着蒙特利尔议定书执行推进,目前使用的HCFC—141b聚氨酯发泡剂肯定要被淘汰,后来一直在寻求新的替代品,先后研发了HFC—245fa(1,1,1,3,3—五氟丙烷)和HFC—365mfc(1,1,1,3,3—五氟丁烷),虽然对于平流层、臭氧层不具有破坏性,但是由于它们的温室效应值(GWP)很高而受到关注,因此部分HFC已经受到审查。
拟开发的1,1,1,4,4,4—六氟丁烯(Z—HFO—1336)属于零ODP,低GWP值物质(可以忽略),沸点31℃,能满足上述要求,属于第四代发泡剂,在未来具有可以完全替代HCFC—141b和HFC—245fa,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以国内HCFC—141b年产量为8万吨,若用六氟丁烯全部代替HCFC—141b,那么每年就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600万吨,保护了臭氧层,保护了生态环境。
从2008年后,有关HFO—1336的合成工艺研究呈现井喷之势,以杜邦、霍尼韦尔公司尤为突出,其它发达国家也正在跟进研究。Z—HFO—1336作为新一代的发泡剂,国外纷纷加快研究步伐,而国内仍未引起足够重视,只有少数中国专利和合成工艺研究。由于其在发泡剂、制冷剂、溶剂、灭火剂等领域都有广阔应用空间,因此开发该产品具有战略意义。
应用领域及优缺点:
顺式六氟丁烯导热系数低于HCFC—141b,非易燃易爆,毒性小,常温下是液体,是最理想的、最终的第四代物理发泡剂,可以完全替代HCFC、HFC、烷烃类发泡剂,还可用于制冷剂。
国外开发合成工艺主要有下面几条:
1、六氟-2-丁炔加氢还原制备HFO-1336
以六氟-2-丁炔为原料加氢还原制备HFO-1336的方法:反应温度25~75℃,反应压力1.3~6.8atm,得到的产物主要是Z-HFO-1336。反应过程中作为原料的六氟-2-丁炔是通过六氟-2,3-二氯-2-丁烯与锌粉进行反应得到。
见J.AM.CHEM.SOC,1949(71);298-300 J.CHEM.SOC.1952;2504-2513
CN102112420
另一种合成Z-HFO-1336的方法是通过六氟-2-丁炔气相连续催化加氢可以得到目标产物。见J.Fluor.Chem.2011(132);1188-1193
2、以2,2-二氯-1,1,1-三氟乙烷合成HFO-1336
见CN102015592US5516951
3、以四氯化碳与含3个碳的卤代烯烃作为原料合成HFO-1336
见US20110288346US20110237844
4、以卤代丁烷合成HFO-1336
见US5463150
5、以CFC-113a和2个碳的氯代烯烃作为原料合成HFO-1336
见wo2011146792
6、以三氯甲烷和六氟丙烯为原料合成HFO-1336的方法
见wo2011146802
7、以四氯化碳和乙烯为原料合成HFO-1336
见wo2011119388
以上各条合成工艺各有优缺点,但从中国国情出发,以四氯乙烷为原料合成2-HFO-1336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六氟丁烯的合成方法,科学合理、简单易行、成本低廉。
本发明所述的六氟丁烯的合成方法,步骤如下:
(1)四氯乙烯、氟化氢和催化剂A反应,得到1,1,1-三氟-2,2-二氯乙烷;
反应方程式如下:
(2)1,1,1-三氟-2,2-二氯乙烷、催化剂B和催化剂C反应,即得。
反应方程式如下:
2CF3CHCL2→F3C-CH=CH-CF3+2CL2
步骤(1)中所述的催化剂A是五氟化锑。
步骤(1)中所述的四氯乙烯、氟化氢和催化剂A的摩尔比为1:3-6:0.5-1,优选摩尔比为1:6:1。
步骤(1)中所述的反应温度为120-150℃,反应压力8-20个大气压,反应时间为5-12小时;优选反应温度为135℃,反应压力为16个大气压,反应时间为8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联创节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联创节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30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牙周炎正负压冲洗吸干装置
- 下一篇:一种360度透光LED灯丝





